三峡机组里的“德阳造”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日公布
△2020年8月19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启泄洪深孔泄洪(新华社发)
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机”)曾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制左岸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为右岸提供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德阳造”一如既往研发制造着“大国重器”。
△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发运中。
时间回到1997年。东方电机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制三峡左岸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1998年左岸厂房坝段混凝土施工,2000年左岸电站厂房机组基础环、座环混凝土施工,2002年11月左岸电站首台机组—2号机组转子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三峡首台机组的大件安装基本完成,进入总装阶段。2005年左岸电站蕞后一台发电机组(9号)转轮顺利吊装就位。
东方电机在三峡项目研发过程中,顺利掌握了巨型混流式水电机组研制的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国内自主研制70万千瓦级巨型水电机组的能力和条件。通过持续创新,成功开发出适用于三峡右岸电站的转轮模型,综合性能优于三峡左岸国外的转轮模型,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右岸机组投标中,与国外一流制造厂商同台竞技胜出,取得自行设计、制造三峡右岸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历史性合同。
借力三峡水电项目,在短短的五、六年内,东方电机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30多年的差距,致力“大国重器”研发制造,使我国巨型混流式水轮机的核心技术一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东方电机也由三峡左岸机组的“中国制造”变为三峡右岸机组的“中国创造”, 提升了我国水力发电设备在国际发电设备市场的竞争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在2020年1月1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方电机参建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企业继自主研制葛洲坝17万千瓦水轮机组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之后,第二次获得此奖。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在来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替代5000万吨的燃煤、约减排1亿吨二氧化碳和150万吨二氧化硫,是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主力军”,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广东等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峡枢纽使东西各1500公里、南北各1100公里范围内的全国电网连为一体,对稳定全国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标题:《三峡机组里的“德阳造”》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