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记者 刘金蓉 文/图)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为牵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3月28日—29日,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
会议介绍,2023年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合作园区聚焦创新提升发展主题,努力发挥对外开放平台稳外贸稳外资稳增长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50.26亿元、同比增长17.5%;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以占全省万分之6.4的建成面积、万分之1.7的审核面积,贡献全省约12.5%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1万亿元;全省合作园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48.7%,占全省的比重3.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14个合作园区实现正增长。
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合作园区是推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德阳高度重视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工作,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拥有装备制造企业1500余家,全国60%的核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都是由德阳经开区生产,发电设备产量居世界头部。2023年,德阳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1%;签约引进5亿以上重大项目28个;正在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核心区,已签约合作项目10个;旌湖实验室挂牌并正式运行(今年争取纳入省上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序列);建成国省市创新平台134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预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引领示范作用显著。
当前,德阳正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全省开放示范市、现代服务业强市”目标,着力实施“产业提升、消费提振、外贸提速、开放提能”四大行动。德阳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着力把德阳经开区打造成引领创新发展的两千亿产业新城,为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发展作出德阳贡献。
会议要求,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要围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找准战略新定位,全面铸造高质量发展的竞争新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国机重装、英杰新能源、东方汽轮机、三环科技实地考察调研。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