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德阳市在中江县设立凯州新城对接成都东进?
2019年5月6日,德阳市成立了凯州新城开发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凯州新城党工委、管委会。凯州新城作为德阳市直属机构,正式亮相。德阳为什么要跨越龙泉山“东进”?下面将分析凯州新城设立的原因。
目的一:对接成都东进,实现成德同城化
2017年4月25日,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实施“东进”战略,在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等,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自从成都2016年正式代管简阳市以来,成都加快了在龙泉山东侧的产业布局,在丘陵地区发展现代工业。城市布局变为了“一山连两翼”。淮州新城前身是成阿工业园区,简州新城前身是成资工业园区,而空港新城则是高新东区的一部分。
在成都东部新城中,淮州新城的发展蕞令人瞩目,原淮口镇只是一个较大的中心镇,但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建成区面积已经在30平方公里左右,超过了许多县城建成区面积。
金堂县东部地区与中江县接壤区域长,民间风俗一致交往密切,而在淮州新城远期规划图中,已经规划至中江金堂边界。这摆明了成都东进需要德阳市对接。
成都产业向东,欲在龙泉山东侧再造一个新成都。从而避免其西向北向的成都平原腹地的过度开发。成德同城的传统方向是青白江-广汉-德阳方向,且条件成熟,但近些年成都的发展趋势是东南向,成德同城需要开辟新道路顺应发展趋势,而位于龙泉山东侧的中江对接成都东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凯州新城的诞生,就是为了对接淮州新城、简州新城、空港新城,而成都亦不把凯州新城当”外人“看,在成都“东进大讲堂”中也邀请了凯州新城管委会。凯州新城俨然成为了“成都东进第四个新城
德阳是闻名全国的重装之都,位于德阳国家经开区的“三大厂”撑起了德阳重工业。位于德阳下辖广汉市的德阳国家高新区,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强劲。但德阳经开区建成面积已经较大,面临着“无地可用”的局面。德阳高新区作为”成德同城“的桥头堡,由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土地供应也十分吃紧。
在土地利用方面,广汉作为县级城市,目前建设用地比例已经非常高,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明显受限。在城市总规方面,省上批复执行的《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到2030年,我市总建设用地规模为7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包括雒城、新丰、北外、西外等乡镇的主要地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0平方公里,其余14个乡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城市建设后,中心城区余下建设用地规模平均到未来12年(2019年-2030年),每年不足1平方公里,而14个乡镇的建设用地规模已基本达到上限,这将严重制约我市城市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整个广汉城区面积在未来3—5年左右将达到规划极限。
广汉市作为县级城市,城区面积已经超过了50平方公里,未来建设用地指标告急。德阳为此提出广汉“撤市设区”,但由于民意问题,迟迟不能推进。
平原用地难,发展离不开用地,好在成都东进便给德阳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江县域面积达到2200平方公里,接近德阳域面积的一半,多为丘陵地区,这为工业建设用地提供了条件。凯州新城规划区域内的兴隆镇、辑庆镇、太平乡、清河乡,以平坝浅丘为主,相对落差不超过20m,土地平整容易。人民渠、继光水库也能满足生活工业用水的需要。
成都东进“再造一个成都”,德阳东进亦是如此——“凯州新城是德阳弘扬“三线精神”、推动装备制造业再出发的重要承载区和发展区,肩负着推动全市产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目前国机重装、东汽集团等已经在凯州新城进行了考察,似乎都瞄准了这个德阳经济新极核。
中江城区距离德阳市区24公里(德中快速通道),成都市区64公里,绵阳市区47公里,成都第三绕城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在百万人口大县中十分明显,理应成为县域经济强县。
然而中江近些年的发展不尽人意,更是被原本基础相当的仁寿县全面超过。县内地域发展也不平衡,北部浅丘地区在四川盆地内处于中上游,但中南部地区地形条件差,距离县城远,发展缓慢,南部副中心仓山镇甚至出现了到成都、遂宁比县城方便的现象。
中江需要突破口,增加财政收入等,拉动全域发展。
而中江县对于德阳市也是极为重要的,中江县占据了德阳市近一半的面积,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然而人均指标偏低。
除去中江县,德阳其余地区人均GDP达到了74075元,中江“拖油瓶”效应十分明显。德阳经济的破局点便在中江县,若中江县人均GDP达到55000元,便能贡献200亿元的经济总量,使德阳超越绵阳成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巩固经济副中心的地位。
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江目前蕞大的问题。在90年代,中江烟厂、丝厂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像射洪沱牌厂一样保留至今,导致中江工业无基础支撑。
位于中江县城西北的中江高新区,聚集了较多台资电子信息产业,并在2015年成功认证为省级高新区,但由于成德工业园的发展分散精力,导致其发展缓慢,其贡献的税收也是微薄的。
凯州新城的前身便是成德工业园。距离成都市区仅48公里,成巴高速、中金快速穿境,条件很不错。但成德工业园有名无实,实际是中江县级主导,招商引资不力,建设和路网发展缓慢。
但这一片区的区位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一块“宝地”与成都直接接壤,与淮州新城无缝对接,距离成都城区仅半小时车程。
无论如何也要盘活它——为此,德阳提出了“举全市之力”的口号。
凯州新城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可谓是德阳的”拿手绝活“,加强产业联动,布局汽车制造等也是可以预见的。
跨越龙泉山,是德阳经济发展的新征途。德中快速通道,高标准连接德阳经开区与中江高新区。而全长40公里的德阳工业大道,也将连接德阳高新区与凯州新城,中江将成为德阳经济发展副中心。
在成渝城市群建设,成都东进的背景下,凯州新城的建立可谓是适应了时代趋势。龙泉山东部,规划中,是四川新兴现代产业带,将与传统成德绵产业轴构成东西两条主轴。德阳将同成都一样,进入双核的”一山连两翼“时代,为振兴川中作出巨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