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勤奋行于探索成于实践德阳市通威第六中学举行市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创新筑梦未来,勤行始于脚下。教而不研则疏,研而不教则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以研促教,3月24日,德阳市通威第六中学市级课题《“勤行”文化引领下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学校阶梯教室成功召开。本次开题论证会求真务实,是一次高效、创新的教研活动。
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主任罗涛、德阳市教科院教研员骆婧、德阳市重大课题指导专家杨贵才以及德阳市第五中学教科室副主任秦芹,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曲三也亲临现场指导,传达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德阳市通威第六中学校长石建刚携全体行政、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校长石建刚向专家组介绍学校“学为中心”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学校注重实效、大胆创新,借助“学为中心”教学理念、方式、方法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课改实践。
在活动致辞中,石建刚在介绍市级课题的来源时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德阳六中人有了更高的梦想,要把学校建设成与德阳国家经开区相匹配的现代化高品质一流中学,就必须开展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的研究和探索。
石建刚还介绍了学校为市级课题的研究所做的前期探索。包括:与成都七中初中名校结对,不断追寻卓越教育;与德阳五中集团化办学,共同开启优质初高中贯通式培养模式;与课改名校凉水井中学建立“学为中心”课共体学校联盟,不断探寻高效教学模式。
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曲三在讲话中指出,科研人员要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探究精神和独特的思辨视角,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德阳五中教科室副主任秦芹发言,她分享了德阳五中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德阳市教科院教研员骆婧老师宣读了本课题的立项通知。
接下来,课题组成员张怡皓老师为课题论证作了精彩的开题汇报。张老师结合学校及学科实际情况,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课题概念界定、实施过程、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一一阐述,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标,思路与方法等,确保有序、高质量地推进本课题研究。
学校副校长唐智林就本课题研究的支持背景——“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共体教研做了全面介绍,并指出课题组对“勤行”文化的不辍探讨孜孜耕耘是本课题蕞正确的研究方向。数学教师覃祥华介绍了数学备课组教研共同体的实施方略,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本次课题论证会的专家评议阶段由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主任罗涛主持。专家们围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预期成效等重要问题,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与课题组成员频频互动,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认为课题选择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同时,从研究内容、拟达成目标、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蕞后,石建刚作总结发言,对专家组提出的细致、专业、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课题组一定要秉持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高质量、高标准要求,按计划扎实推进研究和实践,高水平完成研究目标任务。
始于勤奋,行于探索,成于实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意义和策略。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六中科研人一定勇担责任、突破创新。课题组成员一定不负众望,以研促教,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