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什邡马井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负债村”变“富裕村”
近日,德阳市什邡市马井镇建设村73岁的刘谋安收到村委会的一条短信:“今天烘干房进行燃气验收,请空闲居民前往打扫卫生,为投用作准备。”
来到现场看到全新的机器和宽阔的厂房,刘谋安满是期待:“这下好了哦!这个大家伙投用后,不仅村集体多了一份收入,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工作。”
这是建设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借势周边区域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东风,建设村瞄准其中的商机,今年利用云岭小学闲置空间,撬动各方资源,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这处粮食烘干房,既方便种植户,又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
“这个项目将实现18万元至38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增收,年烘干量可达到2000吨左右,并带动一批空闲劳动力就业。”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李维吉说,接下来他们还有新打算,准备在旁边的闲置土地上建一处蔬菜冻库,服务区域蔬菜种植,提升蔬菜种植附加值。
既有项目,又有收入。如今的建设村正呈现出一派集体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据李维吉介绍,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57万余元,今年有望突破60万元。然而,在2019年以前,建设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为2000元,且还有高达几十万元的负债。
短短几年间,建设村为何变化这么大?建设村地处成德交界地带,是彭什川芎产业园核心区。依托良好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围绕农业产业突出特色优质高效,想方设法拓展业态、丰富业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不断唤醒沉睡的资金、资源,变废为宝,极大程度上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我们取得的成效用两句话概括:一个是零的突破,二是量的飞跃。所谓零的突破,是指前几年我们村是负债;量的飞跃,是我们集体经济收入年递增平均达到20%到30%之间。”李维吉说,下一步建设村将不断丰富业态,结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从发展康养民宿和青少年培养、锻炼实践等方面着手,让建设村有留头、有耍头,形成乡村游。
抢抓机遇、放大资源、深挖潜能,建设村的变化并非独有。近年来,什邡加大政策引导,建立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从产业链上兴集体、富农民。
“截至目前,我市在43个村组织实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预计今年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1个村的收入超过百万元。”什邡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胡兵发、刘姮)
万人齐练八段锦,中医养生身心品
四川出台医保新政策 2024年1月1日…
成都村政学院十周年论坛今日举行
四川医保新政来了 对参保人有哪些好处?
专家来了!九三学社三地联动开展“我为群…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4周年 成都祥宇宾馆…
让电力永远安全,让灯光永久明亮
到2025年底 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基本实…
明年成都乡镇将实现公用充电桩全覆盖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