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推进乡村振兴描绘靓丽底色

admin7个月前 (09-29)德阳产业信息42

  四川乡村振兴网德阳4月22日消息建设绿水青山美丽家园,描绘乐居业丰小康画卷。2018年以来,旌阳区新中镇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幸福美丽新中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省级文明镇创建活动,先后被评为德阳首届“十大蕞美乡镇”宜居典范、“省级森林小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省级生态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成功推选龙居村、尖山村、茶店村为市级文明村镇,美丽新中魅力凸显。

  青山环绕之间,龙高路一路蜿蜒,串联起新中的桂花、尖山、茶店、白河、龙居几村,沿线的乡村风貌早已在悄然之间焕然一新,四时风光各异。

  桂花村,满山滴翠、河水清澈,设计简约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艺术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色调鲜明、环境整洁;一群快乐的嬢嬢在村头的绿道上跳着广场舞。

  龙居村,红瓦白墙的乡村小院聚集,墙上的清廉年画栩栩如生,花繁叶茂的绿植下,爷爷奶奶牵着孙儿的手漫步在村道上……这些美好温馨的画面在这里已不鲜见。

  近年来,新中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在全域范围内持续推进全镇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公厕改造、停车场改建以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强镇、村公路沿线村容村貌改造和整治。同时,新中镇立足各村实际,整合有效资源,打造特色亮点,实现全域乡村美丽“蝶变”,大幅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其中,龙居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

  新中镇致力产村融合,以乡村产业为本底,以“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为突破口,以龙高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按照“一带、两极”的镇域发展规划,将龙高路和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形成“大龙居”运动休闲和“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两个经济发展增长极,推进全域振兴、全面振兴、全员振兴。

  桂花村立足自然生态本底优越和区位优势突出的特点,高品质规划的“旌秀桂花·农创智谷”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已初见雏形。园区以农创智谷示范建设为核心,紧扣齐家堰滨水景观带和蕞美乡村路两条发展轴带,聚焦“产、创、游、学”四大核心产业,将园区打造成集智慧农业、农创品牌、观光休闲、生态研学于一体的旌阳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龙居村因地制宜建成生态农场、观赏莲藕、蓝莓采摘、户外拓展等特色农业观赏区、生态农业体验区、运动健康休闲区,开辟户外徒步线公里,创新举办赏荷节、露营节、徒步登山越野跑等乡村观光体验旅游,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拉动旅游消费200余万元,形成“以山养山、以山护山、靠山吃山”的经营格局,“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正逐步变为现实。

  同时,新中镇坚持将“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作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成立集体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等五大股份合作社,实施“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改革试点。通过“三变”改革、”五社”实践,新中镇积极引导当地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解决丘陵地区土地碎片化问题,助推土地流转,增加就近务工岗位,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文旅抱团经营。如今,村级“三变”改革村数量比去年增加4倍,2021年桂花村集体收入30万,白河村集体收入31万,龙居村集体收入35万,该镇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达到21109.5元。

  新中镇的乡村不仅是青山绿水的“外在美”,还紧紧围绕民生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践行村规民约,抓好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提升美丽乡村的“内在美”。

  近年来,新中镇深入挖掘良好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展示家规家教精神力量;为村民制作悬挂家风家训户牌,引导村民建设文明向上家庭文化;通过开展“四星级”“五星级”星级户、“蕞美家庭”“文明家庭”“卫生先进户”等评比活动,给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传统节日主题,经常性开展“春节文艺汇演”“七月赏荷节”“油菜花节”“亲子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中镇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和发动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及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近三年累计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

  同时,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未成年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设“道德讲堂”,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文明乡风民风新合力,让文明蔚然成风。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昔日的“烂泥村”已变成今日的“绿富美”。新中,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步新时代。(甘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农发行广元市分行营业室投放80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中长期贷款支持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农发行广元市分行营业室投放80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中长期贷款支持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近日,农发行广元市分行营业室成功投放80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中长期贷款,用于平昌县笔山、白衣、高峰、鹿鸣4个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该笔贷款的投放,将整理复垦(申请挂钩指标)1464.85亩,其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城镇建新区使用挂钩指标223.60亩,新增周转节余指标1241.25亩。该项目是一项“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的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4个乡镇...

出租)德阳天元独门独院厂房

出租)德阳天元独门独院厂房

  2.厂房位置优越,进车21米左右,门口有大面积空地,停车方便,厂房的空地也可使用,可以堆放货物也行   3.厂房层高10米左右,门窗、铝合金、家具行业都可以入驻   4.厂房配电250KVA,配电适合一些用电量不大的行业   5.厂房位置形象很好i,有老板感兴趣的可以随时联系我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上...

德阳农房流转价格信息-交易平台-德阳土流网

德阳农房流转价格信息-交易平台-德阳土流网

  土流网全国农房四川农房德阳农房   没找到心仪的土地,1分钟发布需求,小土帮您快速找地   德阳旌阳区250平方米农家庭院使用权出租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008 400平米 农家庭院 经营权出租   德阳旌阳区200平米农家庭院使用权流转   德阳绵竹市10734平米度假山庄 经营权出租...

德阳市新中镇桂花村:“订单”高粱迎丰收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德阳市新中镇桂花村:“订单”高粱迎丰收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眼下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走进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红高粱像一个个火红的火炬。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高粱秆被卷起送入机器,籽杆分离、秸秆粉碎,村民们在一旁分拣、装袋、上车,整个采收忙而有序,热闹非凡。   “我们今年试种了优质高粱40余亩,亩产大概是1000斤,前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东圣酒业达成协议,全部收购我们的高粱。今年...

德阳市新中镇: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打造农创文创融合新高地

德阳市新中镇: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打造农创文创融合新高地

  四川乡村振兴网德阳10月13日消息“新中镇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决策部署,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安全稳定、激发活力等方面,制定‘1+5’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五个工作专班,努力营造全镇奋发图强、创优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日前,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党委书记张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德阳新中镇: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德阳新中镇: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一座座整洁雅致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干净宽敞的乡村道路映入眼帘,错落而有序,恬静而悠然。   以前的龙居村农房散乱无序、垃圾随处可见,道路通而不畅,村民陋习仍成。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以来,新中镇党委和村委把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融入到建设中,紧紧围绕基础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开...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抢抓农时种高粱以产业带就业促增收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抢抓农时种高粱以产业带就业促增收

  时下,正值高粱播种的关键期。连日来,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抢抓春播农时,开展高粱种植,以产业带就业促增收。   “种植高粱时要注意行距在60公分左右,窝距60公分左右,窝深3公分左右,种子放5到6颗......”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相互配合,施肥、翻土、开厢、打窝、种植、盖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整治撂荒地助推乡村振兴

德阳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整治撂荒地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 (记者钟正有)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7、8月份开始,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动,通过农户自主复耕与集体复耕相结合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对“粮田”耕地的长效性保护,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此次撂荒地整治过程中,桂花村投入旋耕机、开沟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