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绵竹:“以笋为媒”铺就农旅融合致富路
一场春雨过后,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葱郁的竹林里,一根根鲜嫩的春笋破土而出,竹农穿梭林间熟练地采摘,搬运下山摆摊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大山因竹而美,因竹而富。近年来,四川德阳绵竹市积极挖掘资源优势,优化山区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竹笋产业,做活做强“竹”文章,不仅让昔日的荒坡地长出了“绿色经济”,还依托绿竹产业,串起了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链。
春日清晨,山间里笼罩着一层薄雾。在九龙镇清泉村竹笋种植基地,小小的竹笋接连成片。竹农宋加会忙着掘笋、起笋,不一会儿,一个个带着泥土气息的竹笋装满了背篓。
早些年,宋加会夫妻俩便开始栽种竹笋。随着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无数游人纷至沓来,他们瞄准绿色生态发展契机,将竹笋种植规模扩大至20亩,栽种了百日早、楠竹笋、金竹、赤竹等品种,延长了竹笋采摘时间,每年增收几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富足。
来到悦音广场旁,摆摊售卖春笋的村民一字排开,前来收购的商贩络绎不绝。竹农王兴华手持小刀,小心剥下春笋的“外衣”,整齐地放置在干净的竹篮里,等待游客挑选。“行情好的时候,每斤鲜笋价格能卖到四五元。”除了种植竹笋,王兴华还销售自家晾晒的腊肉,收入十分可观。
为延伸产业链,清泉村通过打响竹笋品牌,拓展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竹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村民种植山药、果树以及中草药,并邀请镇村农业“土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丰富全村农业产业业态。
在汉旺镇天池村,一根根胖乎乎的竹笋探出“脑袋”,犹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清明节后,竹笋将大量上市,届时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汉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把大自然的“馈赠”上市销售,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是汉旺镇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具体体现。
据悉,截至目前,绵竹市发展竹笋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如今,竹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名片。
为让游客尽享好山好水好风光,绵竹市不仅在“吃”上做文章,还依托竹笋产业带来的效益,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动员村民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通“住”“行”等环节,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山村。
步入九龙镇清泉农庄,古色古香的木制走廊里,三五游客或是品茗聊天,或是选购笋干。“进入春天后,到这里踏青赏花、购买农产品的游客很多。”随着收入的增加,老板廖俊宏将清泉农庄进行提档升级,向游客提供更加精致化的服务。同时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将竹笋进行深加工后销售,不仅保障村民竹笋收购价格,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助力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周末时光,来到汉旺镇白果村“青山民宿”,屋外鸟语花香,屋内窗明几净,站在高处望去,整片山水尽收眼中,美不胜收。民宿业主洪庆表示,得益于“梨花节”“赏果节”的连续举办,将农业从单纯的“赏花卖果”转变为集“吃、住、赏、购、体验”为一体的多业态发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沿山旅游。村上立足资源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聚力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广济镇聚焦“景旅、农旅、文旅”三旅融合,围绕创建民宿特色村的目标,动员村民改造闲置农屋,大力发展避暑观光旅游以及康养民宿产业,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使这里成为了集农事体验、采摘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村,鼓足了村民腰包。
如今,依托农旅融合发展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越来越多,“旅游+ ”模式让绵竹大地生机勃勃,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展望未来,绵竹市将继续深化农旅融合,让更多鲜活的故事、开心的笑脸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振兴画卷。(周韵)
四川新增本土“10+9”已划定3个中…
成都: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实施14天集中…
线下祭扫“云端”寄语成都开展多种活…
四川宜宾兴文县发生5.1级地震武警官…
巴山蜀水情连白山黑水绵阳医疗队奔赴吉…
成都新增本土病例“10+4”轨迹公布
四川兴文县发生5.1级地震消防迅速集结
今日6时起离蓉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
坚定信心从严从紧以快制快千方百计确保…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