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德阳观察|“德阳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admin7个月前 (09-29)德阳产业信息21

  作为我国完全具备自主产权的三代核电、推进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汽轮机焊接转子、世界蕞长的1828mm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发电机、汽水分离装置等研发都来自德阳,助力我国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头部方阵。

  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40%的水电机组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全球头部,石油钻机出口全国头部……

  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德阳基因”。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人才是头部资源”的理念,我市厚植技能人才成长土壤,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德阳工匠”脱颖而出,为制造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2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51万人,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为一批批“德阳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截至目前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23万人 。

  3月30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首车下线仪式在广汉举行。头部辆下线V缓缓驶出,标志着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正式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西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建成是德阳市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德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德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德阳将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落子布局,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优化“一带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为2035年基本实现制造业现代化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当家的重要基础。聚焦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制造业人才,德阳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破除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技能相促进的评价激励机制,取消学历限制,支持实操能力和工作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研习技能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人才晋升“双梯制”,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营造有利于复合型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目前,德阳市共27名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其中8名高级技师申报工程类高级工程师,19名技能人才申报工程类、建筑类中级工程师。2022年全市企业和院校共有39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人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取得高级工证书,2人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取得中级工证书。

  德阳还积极推动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将职工技术技能和贡献作为分配要素。国机重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技能领军人才选聘机制,对于入选的首席技能大师给予岗位津贴,激励技术工人走技能成才之路,营造了“尊崇技能”的浓厚氛围,同时有效促进技能领军人才积极发挥“头雁”作用。

  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目标,德阳为青年技能人才搭建快速成长平台,积极营造出“技能成才”社会氛围。近年来,先后共举(承)办国省市竞赛24次,组队参加国省级大赛23次,772名技能人才获得表彰奖励。2021年,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德阳成功举行,德阳市参赛队伍斩获冠军2个、一等奖4个,创下历史新高。

  从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培训体系到建强人才平台,强基础、树品牌……我市以技能人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目前技能人总量达23万人、高技能人才达7.51万人,位居全省前列。

  为满足制造业技能培训需求,德阳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次性整建制购买培训成果的“项目制培训”,即由企业提需求、承训机构提供定制化培训、人社部门购买服务,有效破解了职业技能培训周期长、内容陈旧、领取补贴门槛高的瓶颈。该项工作受到部、省多个层面的认可与推广,实现了“人社配餐”到“企业点餐”的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转变。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为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定制的PLC编程与应用项目培训,就是根据企业电气技术工人岗位能力需求,结合企业生产淡旺季特点,利用技能受训人才的业余时间,采用理论集中面授、实操现场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培训,在克服企业工学矛盾的同时,减轻了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负担,有效解决了培训内容和岗位需要的脱节问题,不仅提升了企业和技术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还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

  人才平台是创新集聚的重要载体。德阳围绕技能人才供给,加快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建成18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能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54岁的首席技师崔兴国领衔建设的四川省崔兴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大型水轮机装配人才,主持编制了标准作业指导书(SOP)19份,达到水轮机各部套SOP覆盖率100%,先后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模范等。

  聚焦制造业发展需求,德阳还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以往通用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新型学徒制定培训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培训计划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担,提高技能应用的针对性,涉及制造业工、电工、铣工、航空仪表装配工等近40个职业(工种)。在中国二重建造世界蕞大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上,推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模锻专业毕业生300余名,解决了“世界之蕞,谁来操作”的难题,该案例成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2019年以来,德阳累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2.19亿元、开展补贴性培训21万人次,为德阳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 ,德阳市已选聘德阳首席技师110 名 。

  针对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不完善、领军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德阳建立市级优秀技能人才选拔、聘任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首席技师百人计划,开展“德阳英才计划”首席技师、青年工匠遴选,给予3—5万元岗位津贴及其他政策待遇。

  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文仲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坚持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为己任,努力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创新创造攻坚克难的平台、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阵地。近年来,该工作室为提高产品国产化率,长期进行自主研发试制任务,已完成“核驱动机构钩爪部件焊接技术”“50MW燃机燃烧器核心部件焊接”“华龙一号凝汽器钛管板焊接及修复”“高附加值燃汽轮机叶片精密(VBC)修复技术”等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节创经济效益累计1420万元;工作室紧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天府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9名。

  目前,德阳市已选聘德阳首席技师110名,累计带徒995人次,完成攻关创新项目1086项,有效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技能人才育成与作用发挥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高技能人才带头技术攻关、带徒传技和高技能人才批量培养;累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8个(国家级3个、省级6个);累计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54个(国家级5个、省级11个)。

  责编  汪巧   值班编委 张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德阳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季度德阳市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6%比重位居全省头部

一季度德阳市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6%比重位居全省头部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26日讯(记者 何佳欣)4月26日,记者从德阳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聚焦制造业这一立市之本,德阳市锚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紧紧抓住项目投资“牛鼻子”,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全市工业经济总体稳定,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市经济开局企稳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一季度,全市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6%,较2021年提升3.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9.5个百分点...

什邡:科学施工助力通航产业园稳步推进

什邡:科学施工助力通航产业园稳步推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张煜良 刘颖)“我们采取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保证工程顺利推进。”近日,在什邡经济开发区(北区)的德阳通航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中国五冶集团通航产业园项目经理部施工经理高海清说。   工人们戴好口罩和安全帽,经过扫码测温登记后,就早早的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安全员王安宁在开工后都会仔细巡查所有作业点,再三交待施工过程中...

今年开工!一大波重点项目来了!涉及德阳新机场、S11线……

今年开工!一大波重点项目来了!涉及德阳新机场、S11线……

  明日德阳天气 晴转多云 2~17℃   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基础设施-机场   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铁路   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国省经济干线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建设地址:阿坝州、德阳市、绵阳市、资阳市   西部(德阳)光电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   德阳经...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产业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落户德阳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产业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落户德阳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6月8日下午,“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授牌暨德阳市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德阳举行。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与德阳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合作协议书》,并为德阳天府数谷授予“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   据了解,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是全省首个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产业的园区。下一步,园区充分发挥在...

全国主流媒体走进四川德阳旌阳区看科技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全国主流媒体走进四川德阳旌阳区看科技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11月6日,2022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活动,走进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旌秀桂花智慧农业创新中心,了解科技赋能农业,数字乡村建设。   旌秀桂花智慧农业创新中心,位于旌阳区新中镇“旌秀桂花”粮油智慧农业产业园,是新中镇集体经济组织与旌城文旅、青年艺术100等企业合作,共同打造的集艺术展览、研学培训、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三产融合互动综合体,旨在创新丘陵地区数字农业示范...

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

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

  四川经济网德阳讯(记者 刘金蓉 文/图)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为牵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3月28日—29日,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   会议介绍,2023年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合作园区聚焦创新提升发展主题,努力发挥对外开放平台稳外贸稳外资稳增...

共建海峡两岸经贸融合发展示范区2023川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会举行

共建海峡两岸经贸融合发展示范区2023川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会举行

  5月7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联合主办的2023川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次交流会是今年四川省在福建举办的头部场涉台专题交流活动。现场吸引了100余家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参加,并签署《携手共建海峡两岸经贸融合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成都、德阳、...

再造一个“工业德阳”

再造一个“工业德阳”

  德阳生产的石油钻机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量全国头部。(姚东摄 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以来,“德阳造”重大装备频频刷屏——   2月,全球蕞大立式导水机构从德阳下线,在葛洲坝水电站投用。万里长江头部坝的“水龙头”,40年后再换新。   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作为飞机蕞大、蕞复杂的关键承力锻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