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德阳经开区:步履铿锵 加快建设一流国家级经开区
·德阳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德阳经开区:步履铿锵 加快建设一流国家级经开区
·德阳高新区:砥砺奋进三十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德阳高新区已建成全国蕞大的油气装备产业制造集群,油气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入选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图为园区重点企业科工宏华厂区一角。 (德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2021年1-6月,德阳高新区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深入推进,骨干路网初见雏形;新宏昌重工集团年产35000台专用车项目签约;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项目开工、配套企业集中签约;联东U谷德阳高新国际企业港项目一期一批次开园、二批次开工……“十四五”开局,德阳高新区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半年报”,这也是德阳高新区30岁生日收获的一份厚礼。
199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广汉市工业开发小区”,同年广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成立,拉开了广汉工业强市的序幕。2015年9月,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起点,德阳高新区整装再出发。德阳高新区将紧紧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用好空间地理的区位优势,用足先行先试的经验成果,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争当德阳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领头雁”。□梅忠
党建铸魂 打造德阳经济发展“增长极”
30年栉风沐雨,德阳高新区已打造为德阳经济发展“增长极”、自主创新“新高地”、产业转型“新引擎”,吸纳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形成油气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智能智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年产值逾500亿元。
高速发展的密码何在?党建铸魂成为重要抓手。近年来,德阳高新区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从要素保障、产业发展、人才创新等入手,探索“三联三创”模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园区党建工作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具体而言,就是产业联动,创筑“产业互动空间”;人才联引,创筑“企业创新空间”;银企联促,创筑“党建品牌空间”。例如,针对园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较高等实际情况,园区党工委提出党建跟着企业走、党建跟着产业走的发展思路,逐步把党组织阵地延伸到生产车间、协会组织、产业链集群。
“2016年,我们支部成立后就加入园区医药食品产业链党委,园区将相关产业串在一起,实现资源、平台、技术的共享。近3年,公司年均产值增长达15%,已突破9亿元。”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方面,德阳高新区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同向发力,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鼓励企业党员身先士卒、集中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园区成功获批首批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0个。
此外,德阳高新区积极构建“党建+金融”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机制,探索推出红色信贷金融产品。2020年,园区通过搭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银行、保险党组织合作平台,获得授信额度60亿元,先后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3亿元,办理“园保贷”贷款2.87亿元,抗疫期间为一线亿元。
作为全省首批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园区,德阳高新区党工委通过“三联三创”模式,逐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的同频共振。目前,德阳高新区122家规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1.9%,总产值增长28.3%,税收增长达59.9%。
项目为王 构建产业协同振兴“生态链”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改革创新为要,不断为园区发展搭建新载体、赋予新动能。通过30年的建设,园区已经形成南有教育小镇,北有航空小镇,中有科创园区,西有智能智造产业集群的产城融合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升级为“国家队”5年来,德阳高新区围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总投资3亿多元的航展会展中心是高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40亩,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从立项到征地拆迁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只用了半年时间,有力地保障了2019四川国际航天展览会成功举行。
近年来,围绕产业化、生态化、生活化发展目标,德阳高新区打基础补短板,推动实施了会展中心、双创中心、骨干路网、万福棚改、污水处理厂等民生项目和社会项目,总投资超过170亿元,园区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方面,德阳高新区在油气装备制造业、医药食品、新材料鼎立的格局之外,积极寻求新项目、新动能,赋能助力德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22日,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项目在德阳高新区开工,标志着德阳整车制造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828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16亿元,将于2022年12月投产。一期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销售整车5万辆,销售收入150亿元,预计实现税收5亿元,带动千余人就业。该项目选择德阳高新区并非偶然,2020年7月项目洽谈一开始,德阳高新区便头部时间成立了项目专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仅用时18天便完成入驻谈判。项目签约后,用时不到两个月便完成了用地项目前期各项审批流程,创造了德阳项目上马的新速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得到一汽集团的认可,更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配套企业落户。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项目开工前不久,3月1日,新宏昌重工集团年产35000台专用车项目签约落地;3月16日,10家一汽解放配套企业集中签约。不到一年时间,整车制造——一个填补德阳产业空白的新的产业增长极便在德阳高新区落地生根。
边界融合 争当同城化发展“排头兵”
德阳高新区,城市主干道正向成都青白江城区延伸。
6月的青白江畔骄阳似火,园区环璧南路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分工协作,现场一片繁忙。目前,环璧南路路基工程已完成80%,沥青面层已完成20%。蒋家河大桥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7月完成上部结构施工;青白江大桥水下桩基础已全部完成,墩柱完成70%,预计2022年5月全线贯通。
广汉、青白江主城区相距不远,此前主要依靠国道108、旌江干道等过境道路相连,长约6公里、宽达70米的环璧南路、玉璋路建成后,两地城区耗时不到10分钟就可以直达,实现城区无缝对接。
在成德同城化发展中,针对交界地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地和成果展示,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德阳高新区进行了多方探索。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交通先行,全力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充分融入区域交通网络格局。
数据为证,今年全面开工的德阳高新区骨干路网项目投资40余亿元,包括25条道路管网,其中有7条道路与青白江城区无缝连接。依托骨干路网项目建设,德阳高新区正联合青白江规划打造边界地带融合发展示范区、自贸区协同发展区等项目,成德两地市民楼挨楼、街临街的同城化愿景将率先在德阳高新区实现。
今年1月,经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8个精品示范点出炉,包括涉及德阳高新区的“青广教育城融合发展示范点”。短短3年时间,一座涵盖幼儿园到高中的k12教育小镇拔地而起,以重庆巴川中学为主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入驻。该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容纳1.1万名师生,还将打造“教育MALL”等业态,惠及广汉、青白江等地居民。
同城化发展,将带来良好的产、学、研、居环境。“十三五”以来,德阳高新区成功引入深圳新南山、一汽解放、联东U谷等产业项目100多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500亿元,高端产业、绿色园区、科技新城的生动图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德阳高新区将继续奏响高质量发展号角,在“十四五”新征程阔步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