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探索“1234”工作法推动侨务工作提质增效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1日电 (周睿)近年来,德阳市聚焦“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重要要求,探索“1234”侨务工作法,坚持大统战、大侨务工作格局,加强团结引领,深化为侨服务,凝聚侨心侨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德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贯穿“一个主题”,抓好统筹聚合力。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务工作,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和中、省决策部署,在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市海外统战工作协作机制,将侨务工作纳入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一体谋划,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有效整合侨务资源。市委统战部切实履行“三统”职责,强化市县联动,坚持部门协作,形成了上下协同、分工配合、全面拓展、共同推进的大侨务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侨务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发挥“两个优势”,汇智聚力促发展。坚持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侨界贡献,充分发挥侨界资源密集、融通中外的优势,用好侨界资源服务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发挥资源密集优势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积极承办“海科会”“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等重大涉侨活动,用好侨商协会、海外侨团的平台等,向海内外宣传德阳发展机遇、引资引智政策和招商项目,引入香港光大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期项目等4个共10.9亿元的项目落地。积极发动海内外侨界力量助力公益事业,引导侨胞捐资15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助推乡村振兴。二是发挥联通中外优势促进文化交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侨务文化宣传,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用好三星堆文明世界级影响力,承办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川渝分线余名海外侨胞感受到了古蜀文化魅力;举办出境展览70余场,吸引20余万人次观展。开发《古蜀文明与文化自信》精品课程,常态化纳入海外侨领研修班和华裔新生代研修班内容,增进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认同。做好华文教育“留根工程”,遴选33名优秀教师参与海外华文教育项目,4所学校与菲律宾华校签订结对协议,助力海外侨胞传承中华语言文化。
用好“三项机制”,深化联谊凝侨心。坚持把凝聚侨心侨力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建立“学习引领、示范引领、联谊交流”三项机制,广泛团结引领侨界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一是建立学习引领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台、侨界人士季度专题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侨务工作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举措,激发奋进力量;采取主题教育、培训讲座等形式,利用侨联委员群、网上“侨之家”等载体,年均开展学习活动12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中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引导侨界人士把握大局大势、凝聚发展共识。二是建立示范引领机制。建立健全侨界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制度,做好政治安排与典型选树,引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侨界重点人士、重点侨团数据库,推荐23名侨界代表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人次被表彰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4家侨资企业连续两年入选德阳市50强企业榜单。三是建立联谊联系机制。用好传统节日节点加强与侨界人士联系,每年举办全市港澳台侨人士中秋联谊会,组织海外侨胞开展迎冬奥、国庆感言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侨爱暖冬”、春节“送温暖”等走访慰问活动。2021年以来,慰问归侨侨眷、华侨228户,侨企4家。
强化“四个建设”,爱侨护侨惠民生。坚持把提升为侨服务水平作为基础性工作,强化阵地功能建设和护侨体系建设,创新为侨服务方式,紧紧围绕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利益诉求,不断提升为侨服务质效。一是加强基层为侨服务阵地建设。市县全覆盖建立“侨胞之家”,设立侨法宣传、图书阅览、书画活动等多个主题活动功能区,着力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织密组织体系。二是加强社区侨务工作模式建设。在侨眷集中的社区建立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推行“一三五”社区侨务工作模式,注重侨的优势和社区资源交融、侨务工作与社区治理互促,形成“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良性互动。三是加强涉侨法治建设。加强《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涉侨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纳入全市普法规划和普法工作内容,德阳市人大多次开展侨法贯彻落实调研、执法检查,市侨办、侨联开展侨法“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30余次,覆盖侨界群众1500人次。建立7个为侨服务法律工作站,“检侨”“法侨”合作等多元化解机制。四是加强为侨服务平台建设。常态开展服务归侨侨眷、侨企走访月活动,举办银政企对接会、统战部长与港澳台侨企业沟通协商会,建立政银服务企业“一窗式”对接机制,协调解决侨界群众问题诉求20余个,促成银行为侨资企业授信62亿元,为侨企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完)
德阳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中江举行
宜宾筠连 :“四共五同”同题共答强监督
宜宾南溪区首个楼层式生猪养殖场竣工在即
乐山沙湾:多措并举打造“铜心驿站”
天府新区基层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演练
守护校园饮水健康 四川天府新区首个学校管道直饮水项目正式通水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文化大咖齐聚成都 共议中国电影国际化
《文旅局长说文旅(大旺竹海篇)》
四川阿坝州举行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四川石棉:航拍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四川盐源泸沽湖 海菜花盛开点缀水面
首届金熊猫奖揭晓 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获蕞佳影片奖
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长:成都是一个可以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
2023成都创交会开幕 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民心相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
深化友好交流 “成都·爱尔兰周”在蓉启幕
网球运动员成都与武术大师过招 感受中国功夫魅力
强降雨来袭!四川再发地灾橙色预警
四川发布地灾橙色预警 黄色预警区域扩至20县市区
四川: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超4.7万人提前转移避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杜受祜:宜宾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