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创新”让青白江区成为节约集约用地“标兵”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三项创新”,让青白江区成为节约集约用地“标兵”
成都市青白江区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要素保障难题,积极探索开展混合用地试点、“立体厂房”设计、 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推进改革创新探索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创新,探索建立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机制,开展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工业、物流等用途混合利用。
在工业厂房建设上创新,采用“立体厂房”设计。
在用地模式上创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积极构建工业项目公开透明的新型招商模式,全程监管的新型管理模式。
青白江区对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研究并制定《成都市青白江区混合用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经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查通过后开始实施,明确在全区范围内试点物流仓储用地兼容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兼容物流仓储用地两类混合用地。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选取地块启动物流仓储混合工业用地试点,根据项目产业需求确定主导用途为物流仓储用地,兼容用途为工业用地(可兼容的工业计容建筑面积不小于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的25%,且不大于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的35%)。
2022年4月13日,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246.3993亩物流仓储混合工业用地由成都云钢联物流有限公司以50万元/亩竞得,其中物流仓储用地用于钢材分拣和钢材库房,工业用地用于钢材生产,实现钢材生产、储放、分拣在一宗地内完成。项目投资强度400万元/亩,建成投运后第5年,年营业收入将达1亿/年,税收产出率为20万元/亩,预计2022年7月底前开工建设。
不再修建单一厂房,实现立体式开发
位于青白江区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的丰科国际(蓉欧)食品加工生产基地,项目用地205.0748亩工业用地,容积率1.21,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采用工厂化立体种植食用菌,实现从传统的平铺种植、大棚种植模式,转变为工厂化立体种植模式。
项目用于食用菌种植的土地面积为120亩,日产量达80吨,传统的平铺种植达到同样产量需要使用2242亩土地面积,大棚种植需要1547亩土地面积,立体厂房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
青白江区由园区统一开展区域评估,制定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营业收入、开发强度为主干的控制性指标体系,将“标准地”的控制指标、指标考核办法、开竣工时间、整改期限、违约责任纳入《国有建设用地工业项目履约协议书》。
由四川蜀信安和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66.1839亩,出让年限50年。宗地拟建成都市新茶饮智能生产基地,打造集智能制造、配送中心、管理中心于一体的供应链总部。
作为青白江区首宗“标准地”出让宗地,出让前明确了一个事项和一个标准:
即区域评估事项是由园区管委会完成地下文物调查勘探,产业控制标准是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755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亩、亩均营业收入不低于794万元/亩、容积率1.51等指标,预计项目建成投产1年后,年收入不低于5亿元,年税收达1200万元以上,解决用工人数100人左右。
王晓晖在阿坝州调研时强调:扎实抓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尧斯丹主持召开全省主汛期防汛减灾、防高温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正式出台
文字由厅利用处提供,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
喜欢本文,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