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四五”德阳市着力培育12大产业功能区

admin7个月前 (09-29)德阳产业信息36

  产业功能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相关部门获悉,将持续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科学规划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设施,加快创新发展、集约发展、专业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功能区。力争到2025年,建成千亿产业功能区2个以上,逐步形成综合竞争力强、梯次合理的产业功能区发展新格局。

  结合产业基础,德阳市将着力培育12大产业功能区,分别为:德阳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德阳高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功能区、物流港临港制造产业功能区、天府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功能区、罗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广汉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天府旌城总部经济产业功能区、中江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凯州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什邡通用航空产业功能区、绵竹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德阳—阿坝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德阳市历来重视企业培育,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市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制造业企业“贡嘎培育”行动计划、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制定出台支持小微企业上规模相关政策措施等,兑付“小升规”奖补资金807.7万元。自2015年以来,德阳市当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均创新高,2021年德阳市新增入规工业企业147户。

  截至目前,德阳市有在库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户,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户,在库培育重点中小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位。4户企业进入省大企业大集团名单,10户重点企业进入省“贡嘎培育”名单,排名全省前列。

  除了培育壮大大企业大集团,德阳市还注重推动中小企业群体提质增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目前,正在加快制定《德阳市促进工业企业“新入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励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同时,将持续支持民营等工业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重点中小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

  德阳正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以此为契机,德阳市注重以链招商,正聚焦相关领域“三类500强”“行业100强”等知名企业,梳理目标企业100余家,绘制招商地图,全面发力展开了上门招商,为德阳市工业发展补足后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近年来,德阳市不断完善平台载体,先后实施园区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平台打造工程、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加快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编制《德阳市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并借鉴国内领先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建议意见。德阳市建成高新区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

  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科技型企业创新培育,通过市县联动,采取线上指导、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帮助80家企业开展自查,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2021年,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73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总数达297家。

  坚持以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重要工作抓手,积极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组织本地企业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上海交大、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10余场,促成3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14项科技成果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德阳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7亿元。签订《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助推4市共同攻关技术、转化成果等。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头部要素。近年来,德阳持续出台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做好打造人才集聚“洼地”这篇文章。

  在“金字塔”顶部“关键少数”上,制定引进培育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实施办法,出台《德阳市柔性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打造“企业引才育才,政府补贴买单”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评审认定德阳市领军人才40人,柔性引进各类领军人才24人。

  在本土人才挖掘培育上,制定《德阳“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从教科文卫农业金融等多行业和名医、农业大师、青年工匠等11个项目,大力培育本土英才,已累计遴选451人。

  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上,发布《德阳市2021—2022年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白皮书》,建立招才引智需求库,打造“双招双引”工作站。开展名师名校长工程、卫计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支持计划,创新实施“特设岗位”、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模式,破解基层引才难问题。发挥本土职教优势,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认定方式改革,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49个,培育技能人才21.4万人、高技能人才7.1万人,稳居全省前列。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出台《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设立“德阳人才金融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推出“天府英才卡·德阳人才绿卡”等,多角度全方位,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确保“引得来、留得住”。

  德阳市还将不断加强园区配套功能建设,推动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一批智慧园区,加快扩区调位和升级改造,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cbced6fa47124f42bf0bf7f0038cab64:

  “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自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综述

  e4c29f31c6964493a14c4ddf6b160169:

  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落户德阳

  cbced6fa47124f42bf0bf7f0038cab64:

  资阳市成功举办招商引资产业项目“云签约”仪式

  “十四五”德阳市着力培育12大产业功能区

  产业功能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相关部门获悉,“十四五”期间,德阳市将持续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科学规划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设施,加快创新发展、...

  “十四五”德阳市着力培育12大产业功能区

  2022年06月15日 15时37分

  产业功能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相关部门获悉,“十四五”期间,德阳市将持续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科学规划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设施,加快创新发展、集约发展、专业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功能区。力争到2025年,建成千亿产业功能区2个以上,逐步形成综合竞争力强、梯次合理的产业功能区发展新格局。

  结合产业基础,德阳市将着力培育12大产业功能区,分别为:德阳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德阳高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功能区、物流港临港制造产业功能区、天府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功能区、罗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广汉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天府旌城总部经济产业功能区、中江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凯州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什邡通用航空产业功能区、绵竹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德阳—阿坝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德阳市历来重视企业培育,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市相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制造业企业“贡嘎培育”行动计划、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制定出台支持小微企业上规模相关政策措施等,兑付“小升规”奖补资金807.7万元。自2015年以来,德阳市当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均创新高,2021年德阳市新增入规工业企业147户。

  截至目前,德阳市有在库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户,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户,在库培育重点中小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位。4户企业进入省大企业大集团名单,10户重点企业进入省“贡嘎培育”名单,排名全省前列。

  除了培育壮大大企业大集团,德阳市还注重推动中小企业群体提质增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目前,正在加快制定《德阳市促进工业企业“新入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励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同时,将持续支持民营等工业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重点中小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

  德阳正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以此为契机,德阳市注重以链招商,正聚焦相关领域“三类500强”“行业100强”等知名企业,梳理目标企业100余家,绘制招商地图,全面发力展开了上门招商,为德阳市工业发展补足后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近年来,德阳市不断完善平台载体,先后实施园区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平台打造工程、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加快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园区建设,编制《德阳市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并借鉴国内领先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建议意见。德阳市建成高新区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

  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科技型企业创新培育,通过市县联动,采取线上指导、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帮助80家企业开展自查,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2021年,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73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总数达297家。

  坚持以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重要工作抓手,积极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组织本地企业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上海交大、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10余场,促成3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14项科技成果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德阳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7亿元。签订《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助推4市共同攻关技术、转化成果等。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头部要素。近年来,德阳持续出台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做好打造人才集聚“洼地”这篇文章。

  在“金字塔”顶部“关键少数”上,制定引进培育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实施办法,出台《德阳市柔性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打造“企业引才育才,政府补贴买单”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评审认定德阳市领军人才40人,柔性引进各类领军人才24人。

  在本土人才挖掘培育上,制定《德阳“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从教科文卫农业金融等多行业和名医、农业大师、青年工匠等11个项目,大力培育本土英才,已累计遴选451人。

  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上,发布《德阳市2021—2022年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白皮书》,建立招才引智需求库,打造“双招双引”工作站。开展名师名校长工程、卫计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支持计划,创新实施“特设岗位”、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模式,破解基层引才难问题。发挥本土职教优势,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认定方式改革,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49个,培育技能人才21.4万人、高技能人才7.1万人,稳居全省前列。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出台《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设立“德阳人才金融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推出“天府英才卡·德阳人才绿卡”等,多角度全方位,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确保“引得来、留得住”。

  德阳市还将不断加强园区配套功能建设,推动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一批智慧园区,加快扩区调位和升级改造,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2028年中国文化产业园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文化产业园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3-2028年中国文化产业园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文化产业是指为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传媒、卡通、影视、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都是文化...

十年为期构建“世界玄纤之都”德阳欲撬动500亿元大产业

十年为期构建“世界玄纤之都”德阳欲撬动500亿元大产业

  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特种玻璃纤维厂内,工人在世界首套万吨级池窑连续玄武岩纤维示范线上抓紧生产。   窑炉热浪滚滚,电子显示屏上数字闪烁,股股细丝从流水线日上午,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的四川省玻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玻纤”)特种玻璃纤维厂内,世界首套万吨级池窑连续玄武岩纤维示范线正在生产。   就在这一天,德阳市玄武岩纤维产业化发展大会暨世界首...

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图吧中国德阳地图德阳市其他政府机关   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信息更新时间:2022年10月8日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二环路北一段89号西南方向40米   四川中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附近的公交站:   电信大...

四川什邡打造雪茄创新产业园有望12月底投产

四川什邡打造雪茄创新产业园有望12月底投产

  四川什邡打造雪茄创新产业园 有望12月底投产   时间:2022-11-05 10:46:43   “从今年年初起,每天都有200余名工作人员在工地上忙碌,预计将在12月底投产达效。”11月4日,“活力德阳 智造之都”2022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采访团走进正在加紧施工的中国雪茄什邡创新产业园。   素有“中国雪茄之乡”之称的什邡市...

四川德阳国家级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四川德阳产业园区招商

四川德阳国家级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四川德阳产业园区招商

  项目简介 : 九为蓝谷产业园-德阳首个总部港, 50年产权绿证,双证齐全。集生产、研发、 办公为一体的独栋、双拼等厂房+办公楼模式的产业园,多层框架结构。 占地66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米。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重大技术装备之都   四川六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位于德阳广汉高新技术区。 公司主要从事:园区开...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4星示范基地!德阳1家上榜!!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4星示范基地!德阳1家上榜!!

  2021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4星示范基地   2021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示范基地整体处于四星水平。其中,五星基地28家,占比6.7%;四星基地240家,占比58%。   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三成,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额比重超过三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国家级德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国家级德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提要]德阳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   德阳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