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区鄢家镇2020年目标:工农业总收入超过33亿元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17日讯(叶思思)近日,德阳罗江区鄢家镇确定了2020年经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以建设“智慧秀美新鄢家”为总目标,扎实推进“一镇三区、三圈演义、一环一纵、南北共融”产业和全域旅游布局,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8.8亿元,增长8.36%;工业总产值达到5.0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32亿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2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达到21031元;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任务;壮大村(社)级集体经济,推动农产、农旅共融,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首先、稳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扎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镇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精准管控。通过流动宣传车、广播、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种方式,及时通报疫情发展的蕞新动态,大力宣传防疫知识、防疫政策、防疫法规,在重点场所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氛围,提高群众对疫情形势的正确认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让群众正确对待疫情、科学防控、积极配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分级负责的原则,推动防控力量进一步下层,加强村(社区)防控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发动群众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其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继续推进“不忘初心”主题教育。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主题教育向纵深开展。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思想理论基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基层党建根基,坚持将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同谋划、同推动。结合全区谋划,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深入推广定向议事代表制度,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进一步夯实基层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剩余9个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坚持服务为民宗旨不松懈,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查”“改”字贯穿始终,切实解决好我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同时、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再创鄢家三农发展新局面
巩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打造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引进新品种,推进蜜柚改良,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实地理标志,擦亮“西蜀柚乡”招牌。继续推进“乡愁记忆”农业公园建设,建好北线,打通南线,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深度促进农旅融合。全力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申报工作;规划实施壁山、万安、天台、长堰、拦河、新安堂土地双挂钩项目。深入开展“三乡工程”,把人才留下来,把工作干起来,把经济带起来。落实好生猪稳产保供政策,综合推动畜禽养殖多样发展。
另外、摸清家底补短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巩固脱贫攻坚,全面推进贫困监测工作,抓紧抓实问题整改补短板,持续落实脱贫相关政策,做到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线年全面脱贫递交满意答卷。抓紧抓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全面推进水库水质治理,认真落实河长制,集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置,不断提升乡村建设的整体形象。
再者、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新作为再现新进展
坚持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增强发展后劲。以产业争取项目,用项目补齐短板,采取继续实施一批,积极争取一批,有效整合一批的措施,大力实施都江堰现代灌区、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一事一议”等工程项目,逐步推动水利设施完善、堰塘维修整治、沟渠路网建设。
坚持着眼长远,产业带动引领,推动鄢家旅游大环线实施,把北线打造为精品旅游绿色廊道,把南线作为特色产业的连接线、产品运输的交通线和带动发展的经济线,切实做好规划,推动落实。
积极争取和整合资源,进一步改善社区配套设施,聚焦主要干道美化、风貌改造、综合市场提档升级和秩序规范等重点任务,提升城镇品质,增强居民归属感,真正做到城镇有品质,乡村有颜值。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新时代再上新台阶
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发展成果与全民共享,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等社会救助,规范开展低保工作。关爱空巢家庭、留守老人及儿童,保障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扩大新农保、新农合覆盖面。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加强乡村旅游文化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