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融入国际化大都市
贯彻“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 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融入国际化大都市
2018-04-19 22:35
贯彻“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 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融入国际化大都市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 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景图(图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深圳新闻网4月19日讯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 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以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坚决贯彻“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加速融入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围绕建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区、德阳经济增长新极核,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建设好新区。
2014年,西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将德阳与成都、绵阳的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内,形成成德绵都市经济生活圈。
同时,德阳开工建设成都“百里城市中轴”北延线,加快推进成德一体“综合全域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这条世界蕞长的城市中轴线,绵延数百里,串起成都50%以上的地标,数百亿的产值盘踞在这条线上,为德阳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科技、资本和人才资源。
目前,德阳正在倾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北部新城,规划到2020年,德阳城市规模要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在城市投资价值、投资机会、投资潜力三个方面,德阳的城市价值越来越大。
2018年1月,德阳新区建设城市推介会在成都、德阳举行。推介会以“成都北中轴•德阳新未来”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德阳经开区的城市发展规划,并发布七大组团、24个优质地块,吸引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此次城市推介会,全面拉开德阳新区建设序幕。
过去30多年间,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拥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际一流智造企业,并获得了四张响亮的名片: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挂牌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四川省生态工业园区。
目前德阳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4家,新三版上市企业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4家,市级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8家。生产了全国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50%的大型轧钢设备、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
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交通条件、科学的空间布局及优秀的生态环境,德阳国家经开区从众多板块中破茧而出,登上城市的大舞台,成为推动德阳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德阳经开区,坐拥旌湖湿地核心景观,每年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有超过200余种近30000只候鸟从西伯利亚高原出发,不远万里来到德阳旌湖过冬,演绎了人鸟同居一城的湖水生命韵律。
在此基础上,德阳经开区加强环境方面的打造,努力建设出一座“生态绿城”,打造蓝绿交织、人水和谐、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
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市民走出家门就能亲近自然,享受德阳的一片蓝天,实现‘推窗见绿、出门望山、临河戏水、踏车闲游、出入平安’的美好愿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