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整合搬迁安置节省土地4000亩
晨报讯(记者李鸿斐通讯员王德亭报道)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特点,临淄区探索社会投资“公司化”运营,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近日,金山镇10000亩项目在完成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头部批278亩可行性研究已完成;第二批、第三批正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后将对全区占补平衡指标进行有力补充,缓解因占补平衡瓶颈制约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的影响。
今年以来,临淄区通过创新模式推进后备资源挖潜工作和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源支撑。面对土地指标不足带来的困境,临淄区采取抓后备资源开发整理、促增减挂钩老项目盘活、新项目落地“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办法,多措推进务求实效。在土地开发复垦中,精心筛选各镇办上报的各类整治项目,列入年度计划。记者从临淄区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今年金山镇业旺东、业旺西两村、朱台镇许屯村、金山镇南仇东村及西崖村、敬仲镇北伯等开发复垦项目,可产生指标500亩。其中朱台镇许屯村、金山镇业旺东、业旺西、南仇东居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已完成,共增加耕地204.54亩。
另外,临淄区通过下活增减挂钩这盘“棋”,盘活老项目,完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清理整改,上报的1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复,盘活增减挂钩指标1410余亩。辛店街道办事处大武、小武、曹家、高家及敬仲镇西姬5个项目验收完成,产生结余指标638亩。
据了解,大武地下水富集区核心区和生态修复区内现有企业2020年底前要全部清理搬迁,需关闭搬迁经营单位388家(其中工业企业170家),占地面积约6030亩,整合搬迁安置需用地2000亩,可节省土地4000余亩。因政策性限制,企业搬迁无法通过城乡增减挂钩解决土地指标。面对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企业搬迁安置用地指标的解决难题,区自然资源局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对症施策,通过多次向上级部门请示,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或新增增减挂指标,专项用于企业搬迁安置建设。
下一步,临淄区还将通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存量挖潜、使用存量挖潜指标解决土地指标不足、协调购买跨省域增减挂钩和各类指标保障部分项目用地需求等途径促进问题解决,确保搬迁用地拓展更大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