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德阳绵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绵竹市专利授权858件,比上年同比增长50.26%;全市申请注册商标959件,成功注册商标964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6393件,比上年同比增长14.49%。同时,绵竹市“杜甫酒业”商标品牌在香港联合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成为全省首个运用知识产权在香港上市的企业;龙佰四川钛业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专利二等奖表彰;“剑南春酒”成为德阳市唯一正式获得欧盟保护和使用欧盟官方标志的地理标志产品。
这一系列数据和成绩的背后,彰显的是绵竹市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显著成效。2021年,绵竹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率先在德阳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创建并制定了创建方案;编制的《绵竹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被列为绵竹市重点规划,成为德阳市各县(市、区)中唯一开展了《“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编制工作的县级市。同时,绵竹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划引领为抓手,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便利化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痛点,以前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拿厂房、设备作抵押。现在好了,在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以发明专利作质押就可以融资,解决了企业的大难题。”四川绵晟印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秦邦文说,多亏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让企业的无形“知产”变成了“资产”。
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今年以来,绵竹市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大力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不断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工作新路径。
“当前企业还有哪些困难急需解决?”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和绵竹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前往绵竹耀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宝凯鑫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走访活动。通过座谈交流、查看资料等形式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情况,掌握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的需求,对企业经营产品、市场前景、上游材料价格、销售市场、经营状况、货款回收情况等进行询问,并与企业初步达成了贷款合作意向。
据悉,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行动,是绵竹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促进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2018年,绵竹市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计27笔,涉及科恒创、华宇瑞得、华胜农业、丰淳酒业等11家企业,金额合计10060万元,包括商标权4190万元,专利权5870万元。
下一步,绵竹市将构建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新格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蕞大程度地发挥知识产权价值,合力破解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让知识产权为绵竹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白酒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不断织密织牢知识产权“保护网”。
“为进一步提升白酒生产企业计量检测基础保障能力,提高白酒生产企业出厂检验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及产品质量检验水平。今年,我们对全市58家白酒生产企业开展免费计量器具检测服务,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保证了计量的精准。”市市场监管局信用信息监管股股长罗维表示,该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民营企业服务工作,通过开展白酒企业免费计量检测,有效降低白酒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和产品质量隐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绵竹是名酒之乡,保护酒类知识产权对白酒企业发展意义重大。4月22日,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工商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会签了《关于加强绵竹市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保护酒类知识产权的职责分工,建立起日常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力求对侵犯酒类知识产权犯罪进行全链条、全方位打击。同时,注重对上下游犯罪线索深挖彻查,开展异地协作,探索对互涉案件实行证据互认、共享共用,及时斩断制假售假犯罪链条,有效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推动绵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强化专业化建设、注重追赃挽损、同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积极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工作等措施,严厉打击侵犯酒类知识产权犯罪。2019年至今,该院共受理侵犯酒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件18人,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150余万元。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实施办法》的推进,该院将进一步加大对酒类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联合工商联、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推动“两法衔接”机制融合和落实,积极办好每一个酒类知识产权案件,为绵竹白酒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去年8月31日,市公安局接到剑南春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报案称:自2020年以来,以苟某某等3人为首的制假团伙长期从外地购买假冒包材或从本地购买回收包材,在绵竹市境内组织假酒生产并销往成都、德阳等地,涉及品牌主要有剑南春、东方红、五粮液等。去年10月19日,公安机关依法在苟某某等四人家中查获大量上述名酒的生产材料和假冒成品名酒,在唐某某车上查获大量假冒成品名酒。随即,犯罪嫌疑人苟某某等五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被绵竹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这是我市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一个缩影。
“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怎么规范标注专利标识?”近年来,绵竹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五进”活动,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会”和“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日常指导和维权援助,打通知识产权服务“蕞后一公里”。
同时,绵竹市建立了10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涵盖了市场监管局局机关、市场监管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剑南春集团公司。积极引进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送服务办实事送专家等活动,听取企业意见诉求,助力排忧解难,推动专利预审备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兑现企业(个人)知识产权奖补资金。
为有效化解知识产权领域矛盾纠纷,保障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4月25日,绵竹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将进行知识产权纠纷的受理、调解、履行等工作,并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目前,绵竹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遴选了11名司法行政人员、律师、高级知识产权师、版权工作者等进入首批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形成绵竹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