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经济和产业分析:德阳篇
德阳,别称“旌城”,四川重要工业城市,中国重大装备业制造基地,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角,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就位于德阳文治,东靠遂宁,南接成都,西依阿坝,北邻绵阳,面积5910平方公里,下辖旌阳和罗江2区及广汉、什邡、绵竹和中江等4县或县级市;2018年户籍人口384.4万人,常住人口354.5万人。2019年德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5.9亿元,同比增长7.2%。
在德阳地区,蕞早是秦代在广汉置县,唐朝时在广汉置州,在德阳置县,一直持续到清朝没有大的变动。1984年德阳设市后,广汉归德阳市管辖,由历史上的广汉领导德阳变为德阳领导广汉了。
秦统一巴蜀后,在德阳广汉置雒县。东汉末刘备率军攻蜀,到了涪关(今绵阳)与军师庞统兵分两路攻打雒城(今广汉),兵马途经距鹿头山(今白马关)约二十里的鄢家岭,中箭身亡,失凤雏,调卧龙入蜀,埋下丢荆州的伏笔,也埋下刘备争夺天下的可能性,今天纪念蜀汉军师庞统的祠墓座落在德阳罗江。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始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今德阳市旌阳区),属益州。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今广汉)置汉州,自此开始,广汉一直作为德阳地区郡府(州府)所在地,德阳县一直隶属于汉州管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汉州为德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德阳郡为汉州。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仍于雒县置汉州,领德阳县等4县,隶属西川路。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为成都府路。南宋时,汉州仍置,领县与北宋时相同。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德阳县属之。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汉州仍领三县(含德阳县),属成都府。洪武十年(1377年),省德阳县入汉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清初如明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罗江县并入德阳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德阳县隶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德阳县改属绵州直隶州。
1952年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德阳县属绵阳专区。1983年德阳市成立,驻德阳城关,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三县和成都的广汉和什邡2县划归德阳市管辖。1984年撤德阳县设市中区,其后广汉、什邡、绵竹相续撤县设市(县级市),仍由德阳市代管。1996年,撤销市中区,分设旌阳区和罗江县,其后行政版图维持至今。
德阳GDP多年居四川第三位,仅次于成都和绵阳,但近两年德阳经济以展明显减缓,2019年下滑到第4位,并落后第3名宜宾近300亿,与第5名的南充只有13亿差距。从2020年头部季度来看,德阳下滑6.8%,其幅度相当大,2020年德阳在川内排名可能还会向下滑。
2. 设备制造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优势还不突出
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三线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发电成套设备、重型机器成台套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钻采设备等为代表的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头部,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头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产业规模偏小,远未形成优势地位。2017年德阳装备制造业突破1600亿,就算两年后产值达到2800亿,规模还是偏小,如果把德阳所有装备制造业看到一家企业,其产值也排在中国500强第70位以后去了。
3. 德阳工业居四川第二位,除了装备制造业以外,还发展化学工业、食品加工、医药工业、服装加工等,都取得一定成绩,效果不错,但多点开花,影响主业。
1)化学工业主要形成了四川金路、四川宏达、四川龙蟒、美丰化工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
2)食品工业历史悠久,部分品牌享誉中外,如其中剑南春蓝剑啤酒、蓝剑饮料、德阳酱油天府花生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和畅销产品,建成了亚洲蕞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
3)医药工业能生产化学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保健品等若干大类、十余种剂型,有300多种药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4)服装工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超过4000万件(套),得福、琪达、都通企业名列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
4. 农业条件较好,县域经济发达。德阳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头部乡”。德阳拥有益海粮油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建成蔬菜、生猪、烟叶、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5. 旅游业也发展不错。2018年德阳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3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5.3亿元。境内旅游资源较多,如“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其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和金杖、边璋等一大批国宝级文物,还有白马关庞统祠、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德阳文庙、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
德阳经济发展水平在四川省相比不错,虽然受宏观环境、环保风暴等因素影响,去年GDP排名有所下滑,但工业基础地位还在,但地狭人少,加上邻近成都,各种资源被超级省会吸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以展装备制造业,做大规模、做高产值、提高技术含量,形成竞争高地、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庞大市场容量完成可以支持德阳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德阳在装备制造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装备制造是一个市场容量足够大、吸引就业足够多、承载技术足够先进的行业,德阳在装备制造上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挖掘,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政府装备制造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1)支持拓展行业宽度,挖掘装备制造空间。利用在能源装备、石油装备等向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装备,尤其是利用四川天然气的发展机会,充分挖掘天然气全产业链装备,如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运输、贮存、分销和天然气化工等方面的装备。
2)放宽限制和管控,鼓励装备制造上下游发展,如材料、零件生产、子系统组装、装备服务、行业咨询等创业、创新,制定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完善装备供应链。目前很大一部分部件或材料都是由外地运来,甚至国外进口回来(这也解释德阳的外贸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如果奖其中大部分供应链集中到德阳,有助于德阳装备行业的做大做强。
3)政府需要积极参与,扶持产业正常成长:
头部:制定区域市场规则,防止区内企业在某些方面一哄而上,投资过度产能过生,竞相杀价,形成恶性竞争;
第二:组织企业合作(或扶持行业协会等),加强企业基础技术合作和协调,制定产品通用标准,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第三:加强智力引进、人才培育,组织装备企业和高校、学术机构的对接,组建实验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加快新产品开发;
第四:组织本地装备展览,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览,制作德阳装备的整体广告,提高德阳装备的整体知名度。
以上产业被德阳列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取得不错成绩,但德阳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3百多万人口,离成都距离不过50公里。与成都进行资源争夺,显然处于不利位置。所以德阳应该集中发展装备制造,其它行业维持现壮即可。
虽然德阳农业条件较好,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县域经济发达。但毕竟面积较小、耕地有限,再加上工厂密布,不宜建设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和生猪、农信养殖基地。而应围绕成都、绵阳和德阳等城市,已建蔬菜基地,提交蔬菜种植效率和规模。
祝愿德阳经济更好更强,德阳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
祝愿德阳经济更好更强,德阳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祝愿德阳经济更好更强,德阳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祝愿德阳经济更好更强,德阳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满。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