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产值达300亿元资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器械产业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全市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9日,资阳市经信局公布《资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7月31日。
医疗器械产业作为资阳市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初步形成了以资阳高新区“中国牙谷”为主要集聚区、以口腔装备材料产业为突出优势的特色产业体系。
2021年,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其中“中国牙谷”口腔器械实现产值18.1亿元。目前“中国牙谷”已成为全国蕞大的口腔器械装备生产基地,签约口腔企业95户,其中29户企业的145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CBCT、口腔扫描仪等优势领域“资阳造”产品获得川渝地区口腔医疗机构认可。
同时,我市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创新创造、研发转化、检验检测、注册认证等环节的便捷服务链条,建立起涵盖一、二、三类器械的全国性检验检测联盟和注册认证绿色通道。“一园一校一馆一镇”功能性项目的建成投用更使我市医疗器械产业生态环境加速改善:牙谷科创园,包括多功能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厂房和人才公寓4大功能区,可实现创业者“拎包入驻”;资阳口腔职业学院是国内头部所以口腔命名的高等职业学院,已开设口腔医学技术等16个专业,可容纳学生1.2万人;中国牙谷学术交流展览馆集学术交流、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牙谷峰会常设会址;资阳牙谷特色小镇正加快建设口腔专科医院和雁南湖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集口腔治疗和生活享受为一体,承载休闲度假式牙科医疗服务功能。
未来,我市将打造“535”产业体系,以“口腔+”产业外延发展战略为引领,巩固提升五大核心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三大体量倍增产业,协同布局五大未来潜力产业,构建医疗器械“535”全链产业体系,即巩固提升口腔器械、骨科耗材、医学影像设备、康复医疗器械、医美器械等“5”大核心支柱产业;着力发展家用医疗设备、医用防护用品、医药包装材料等“3”大体量倍增产业,协同布局即时诊断、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内窥镜德国“5”大未来潜力产业。
同时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优化以资阳高新区为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中心,依托临空经济区、乐至县建设新型制造、应急物资基地,联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康养文旅资源、药品制造基础,打造制造服务融合、医药康养融合、药品器械融合三大示范区的“一中心两基地三示范区”总体空间布局,加速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着力建设全省医疗器械特色产业试点示范市、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牙谷”,打造全国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到2026年,资阳市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3-5家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20家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20-3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获批医疗器械100个以上,其中二、三类医疗器械30个以上;引进落地重大项目10个,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专业化园区基本建成。
高产示范引领 乐至县现代粮油产业园为乡村兴旺注入“园”动力
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校区项目“火力全开”
王善平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调度会议上强调:立即警醒起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 从严从实从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元方主持召开会议 专题研究资阳方特项目推进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