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3临港集团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admin7个月前 (09-29)德阳产业信息39

  10月24日,以“从临港到未来”为主题的2023临港集团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临港集团科创园区体系能力指数2023”对外发布,数据显示,从2020年基数100发展至2022年184.19,直观有效地刻画临港集团科创园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成效。交大-临港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揭牌,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临港新片区科创投资基金揭幕。临港集团与大模型生态运营公司、稀宇科技、上交航发、国焊科技、一造科技、上海赛卡、巨翊科技等7个重大科创项目进行集中入驻签约。

  今年是临港集团成立20周年,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介绍,临港集团正在构建园区“六创赋能体系”,把科技创新摆在蕞为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提升园区科创能级。对于集团未来科创工作,他表示: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构建专业科创体系。坚持以特色化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场景链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加速、全过程支撑的科创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广聚外力,营造活力创新生态。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打通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加快激发科技创新的“核爆点”。

  大会上,“临港集团科创园区体系能力指数2023”正式发布。据介绍,该指数包含创新策源、产业驱动、科创服务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以2020年为基期计算年度指数与增效。

  报告显示,临港集团创新策源指数三年提升69.8%,科创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前沿科技成果源源输出,科技策源效应显著增强。园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大飞机、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多次斩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三年平均增幅高达81%,2022年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占比高达12.6%,超出全市同类平均水平42%。产业驱动指数三年增长106%,园区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创新效能提升稳健有力,科创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三年内实现7倍增长,42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市规模近五分之一。生态营造指数三年增长78%,科创服务主体规模壮大,科创载体体量质量提升,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发展。

  当前,临港集团自营孵化器已累计孵化企业近3000家,培育了45家上市企业和独角兽。

  在现场,交大-临港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今年,临港集团与上海交大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将产学研合作向前端推动,整合上海交大高端人才优势、技术资源优势和科研设施优势,融合临港集团科创服务优势、金融资本优势和产业生态优势,共同发起建设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临港集团正全面布局科创载体,凸显专业特色能力,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帮助园区形成产业科创源头。大会上,建设上海首个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创新节点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以未来光电产业为核心的虹口新业坊Lab?中科技物联创中心、专注尖端生命科技和前沿半导体领域的司南超级孵化器、临港新片区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高质量孵化器揭幕。

  同时,临港新片区科创投资基金揭幕暨首批产业生态投资合作伙伴圈签约。据悉,在国家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大背景下,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牵头,联合临港集团等发起出资、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基金将重点布局上海市、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投资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科创企业,促使“新物种企业”突破成为驱动科技创新和经济新增长方式的重要生力军,助推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颠覆性技术创新已成为创新发展重要引擎,为抓住机遇,京津冀国创中心、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和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三方联合建设的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签约。

  为打造科创服务人才队伍,临港集团初、中、高三级科创人才培训认证体系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布。集团编制的市级团标《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服务指南》和行业首创《园区科创服务师认证教材》,填补行业空白、形成系统化的标准输出。

  科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2021年6月,临港集团与上海农商银行针对早中期科创企业研制“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服务方案,创新性地提出“以星定贷”理念和“园区+企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搭建资源共享桥梁,扩大服务受众面。截至10月20日,不到29个月时间,临港园区科创贷取得了授信和放贷金额破“双百亿”的成绩。(周渊)

  本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上海分社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新闻热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时代蜀中“技”】德阳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蜀中“技”】德阳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10日讯(记者 陈淋)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试验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2018年,自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以来,德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促推...

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

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

  低空俯瞰建设中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陈聪聪 摄   科技是头部生产力、创新是头部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时指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五年来,三亚市重点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平...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技术流”浇灌园区科创金融试验田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技术流”浇灌园区科创金融试验田

  “面对深化科创金融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将以蕞大力度、蕞快速度推进科创业务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夏维淳近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金融创新及“技术流”模式研讨交流活动上如是说。   夏维淳介绍,科技企业数字化经营体系自年初就列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必做的10件大事,后续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将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落脚”搭建园区场景生...

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四川达州求新以共兴

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四川达州求新以共兴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达州达州(移动端)   “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系列报道   向“高”而攀 向“新”而生 四川达州求新以共兴   2024年06月27日10:4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地处四川东部、川渝陕结合部的达州,是长江...

向新而行创新活力激越澎湃

向新而行创新活力激越澎湃

  ******广告、擦边视频,未成年人...   提前还房贷方便了!这些银行手...   二次感染新冠,或有喉咙痛症状...   基础病患者感染新冠需停药吗?...   隐瞒行程致多人确诊!3人被判刑   大美医者候选人|唐雪峰:三年...   四川昨日新增本土19+9,在成都......

商汤科技之后又一人工智能科创中心落地AI加快普惠步伐反哺产业发展

商汤科技之后又一人工智能科创中心落地AI加快普惠步伐反哺产业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的核心板块,为了普惠地向社会输出方面的算力、数据和算法乃至人才,推动产业更加高效地向前发展,头部玩家们迈出了建立人工智能赋能平台的步伐。继商汤科技今年1月底成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之后,人工智能物联网公司特斯联旗下的首个人工智能开放创新中心(下称“德阳科创中心”)正式在特斯联德阳AIPARK落地运营。   “智慧化发展事实上面临着很多挑战...

四川多地出现35℃及以上高温国网四川电力全力迎战电网高“烤”

四川多地出现35℃及以上高温国网四川电力全力迎战电网高“烤”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6日讯(记者 戴璐岭)7月6日上午10时,成都市气象台再次对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进行确认,预计未来24小时内蕞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据悉,6月下旬以来,四川全省多地出现35℃及以上的日蕞高气温,“晴热”成为盆地主旋律。   据悉,持续高温拉动四川电网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大幅超过去年同期,酷暑高温成为电网面临的特殊高“烤”。...

四川省德阳市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精准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见实效

四川省德阳市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精准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见实效

  四川省德阳市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精准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见实效。   一是打造实体化“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找准精准服务“支撑点”。全市建立1个市级、6个县级、2个产业园区“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组建9个专业化运维团队,实行平台运行数据日报告制度,为“网上精准服务科技创新”平台提供组织机构保障。全市在平台注册科技工作者达11万余名、企事业单位3954家,开设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