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开放突破年项目攻坚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在德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政府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开放突破年、项目攻坚年等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德阳经开区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抓生产、促投资、调结构、保增长的积极措施,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1—9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3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1%,奋斗目标的64.9%。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分别完成4.91亿元、34.2亿元和1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有力的拉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
2012年,德阳经开区列入德阳市重点项目共13个,计划总投资114亿元,年度投资23亿元。1—9月,累计完成投资约2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92%。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个,现已完工投产;加快建设项目2个,完成年度投资的93%;争取开工项目9个,完成年度投资的80%;加快前期项目1个,由于企业资金问题,项目暂缓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18户,新增9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3.3亿元,同比下降14%。虽然工业经济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为明显,但是随着经开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和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调整布局,后发优势将逐步显现,工业增加值由主要依靠装备制造、电子器件、机械等传统支柱行业逐步转向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协同拉动。
1—9月,经开区累计引进项目42个,总投资346亿元,到位资金7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工业项目32个,到位资金36亿元。1—10月,成功签约1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0个,包括信义玻璃,拜尔能源太阳能集热管,南京嘉远电动汽车等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135亿元。目前,这些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将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
1—9月,引进外资项目1个,到位外资2512万美元,同比增长537.5%,占全年目标任务5000万美元的50.2%。实现进出口总额9300万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实现出口3636万美元,同比增长35%;实现进口总额5664万美元,同比下降8%。
1—9月,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入库税收20.8亿元,同比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19%。
1-9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限上商贸流通服务业销售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5.6%。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项目攻坚
(一)加快调整和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导向,加快调整和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大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一是突出装备制造业核心。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加快台海核电设备制造、武汉毅恒数控机床、沈阳泓景飞机零部件制造、东方盛源动力矿山机械制造、中嘉实业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嘉远电动汽车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传统冶金、发电等装备制造向数控、工程、环保、农业、海洋装备等领域拓展。二是加快新能源项目布局。加快博力迅锂离子储能电池、德国拜尔太阳能集热管、上海开旋风电控制系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海上风能、核能装备国产化、太阳能光热利用、储能电池、风光储能等新能源装备。三是加快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以得阳科技PPS项目二期为突破,以建设工程塑料、锂电材料、高导光纤、柔性线路板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高度集聚的二产集群,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工业信息设计、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打造亭江新区建设,大力发展酒店会议、文化创意、高端零售等现代服务业。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启动事关长远发展的政务设施建设。规划和启动海关、国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坚强的硬件设施保障。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建设。启动实施八角井镇、东河场镇等老集镇改造,加快东河搬迁房、八角五区保障性棚改房、沱江路生活市场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配套服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龙泉山路,天山南路等道路交通改造,加快人民渠30支渠,甲子堰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供气、供电、通讯、网络、环保等公用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增强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保障能力。四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三)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2012年,经开区纳入集中开工重点建设项目4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1个,产业项目27个。一是狠抓市重点项目建设。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分解和下达重点建设任务,指定专人具体跟踪项目进度,实行旬报、月报制度,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问题等综合手段,确保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有力推进。1—9月完成年度投资的92%。二是抓项目集中开工建设。2011年12月共有17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2012年7月有11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29亿元。截止2012年9月,已经开工建设18个,其余10个项目正在抓紧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抓大项目大建设。将经开区发展和建设融入到德阳建设百万人口城市,建设“千亿产城新区”中统筹规划和考虑,启动和实施一批关键性、制约性和长远性项目和工程。主要在产业发展、市政建设、安居工程、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划了48个重点项目,目前正在逐一顺利推进。
三、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充分扩大开放突破
着力引进和承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带动相关企业快速集聚和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发展。1—10月,成功签约1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9个,包括拜尔能源太阳能集热管、南京嘉远电动汽车、江苏玉龙大口径钢管、无锡桥联大型冷轧极薄板、沈阳汉海和飞机零部件制造等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135亿元。
规划建设海关、国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政务设施,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坚强的硬件设施保障,创造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积极参加2012“龙舟会”投资项目促进会议,加强与厅、市合作,开展多种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在西博会上成功举办装备制造业洽谈会,邀请到17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当天与美国TIMET公司签署战略性合作意向书,西门子公司也积极和东汽、东电洽谈沟通,有望实现合作并落户经开区。
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建立联合国工发(德阳)高科创新投资基金,完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德阳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政、产、学、研、商高度协同的创新与服务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下一步,经开区将进一步增添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着力在项目攻坚、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搞好服务,做好外部协调工作,确保江苏玉龙钢管、无锡桥联大型冷轧板、科吉高性能特种纤维等项目顺利开工建成。二是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大招商平台建设力度,大力促进对外开外,全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龙头企业。加快与三九集团、沃尔玛、红星美凯龙、意大利BASSI、三一重工集团等在谈项目进度,尽快促成项目落地。三是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依托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促成联合国工发(德阳)高科创新投资基金,德阳工业技术研究院尽快组建投入运营。四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八角井镇、东河场镇等老集镇改造,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秦湖路、浔湖路等公用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项目建设,增强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八角五区搬迁房、东河二区搬迁房、德阳高新大厦、金沙江路学校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