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推動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向世界級躍升
作為我省首個跨市域國家級產業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水、光、風、核、氣、火”六電並舉、“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產品格局。2022年,集群成功入選4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2023年集群產業規模突破2900億元。
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推動下,成德兩地正在探索建立“頭部+配套”“研發+制造”“總部+基地”產業協作模式,推動集群向世界級躍升。
5月17日,由東方汽輪機研制的國內首台(套)兆瓦級天然氣壓差發電機組在華北油田蘇橋儲氣庫成功投運,標志著國內單機功率蕞大的天然氣壓差發電技術取得突破,同時也填補了我國儲氣庫項目壓差發電工程的空白。
6月13日,作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家世界500強企業,通威攜光伏新能源產業鏈產品精彩亮相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舉行了多個重磅戰略簽約和專題活動,進一步與全球伙伴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圍繞高端能源裝備產業生態圈建設,成德兩地在各自的領域深耕發展。
在成都,以通威光伏為龍頭,圍繞“補鏈、強鏈、延鏈”,靶向精准招商,簽約落地雄川氫能、上海莒納項目,補齊碳紙、雙極板、催化劑等燃料電池關鍵缺失零部件﹔成功引進河北海生年產75萬噸光伏組件封裝材料項目,填補光伏玻璃空白﹔簽約落地廣州納諾鋁箔新材料項目,補齊鋰電輔材空缺﹔以東方氫能產業園為依托,引進國富氫能、東德實業等10余家上下游企業入駐,打造具有較強韌性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在德陽,已初步形成以清潔能源裝備、冶金裝備、油氣鑽採裝備為主,以通用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為輔的1500億產業集群,具備從材料端到產品端、服務端全覆蓋的全產業鏈體系。
目前,集群聚集了上下游企業近3000戶,擁有東方電氣、國機重裝、通威太陽能等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佔有重要地位的能源裝備企業,已形成以先進水電、清潔火電、高端核電、大功率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主,以燃氣輪機、生物質發電、儲能裝備為輔,相關材料和零部件企業配套的能源裝備產業體系。
位於德陽的三環科技是一家主要生產氧化鋁陶瓷基板、高端芯片用先進封裝材料和智能終端用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高新技術企業。
與德陽三環相隔四五十公裡的成都三環,則是打造集科技研發、高端制造、技術支持、人才聚集、市場服務等於一體的研發中心和人才中心。
研發在成都,生產在德陽,正是成德兩地通過構建“研發+轉化”“總部+基地”產業互動新格局,推動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建設的生動寫照。
目前,集群擁有清潔高效透平動力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型鑄鍛件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特隆美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國省級創新載體。
在創新上取得眾多突破。近三年,集群攻克了4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有近70項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研制了140余項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制訂國際國內標准135項。通威太陽能累計獲得專利1658項,HJT電池片量產化轉換效率達到26.18%(業內平均25%),刷新世界紀錄﹔東方氫能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壽命達15000小時、轉換效率超60%,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此外,成德協作創建“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創新中心”,共同爭取獲得省級工業資金支持3000萬元﹔東方水利等20余家德陽企業研發機構陸續入駐成都高新區。
去年8月,在2023年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上,《成都市、德陽市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對外公布。從此,集群有了新目標:以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目標,加快構建高端能源裝備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力爭到2025年,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產值突破5000億元。
在提升裝備供給能力方面,將累計攻關技術水平國際一流的能源裝備20個以上,研制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200個以上,形成一批世界級優質品牌。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方面,將培育儲能、光伏2個千億級產業鏈,8個百億級產業鏈。
在提升科技創新能級方面,集群研發投入強度將達3%以上,建成各類國家級創新平台30個以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00項以上。
在提升企業競爭能力方面,將培育領航、鏈主企業5戶以上,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戶以上。在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面,將建設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及工廠超過100個,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示范項目20個以上。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擁有全球首條大尺寸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僅用55秒,一塊普通玻璃就可以順利通過這條全長540多米的生產線,變成一塊可發電、可濾光的碲化鎘發電玻璃。
作為成都市能源裝備產業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企業。“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大尺寸碲化鎘發電玻璃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技術的空白,現已形成世界首個碲化鎘發電玻璃全產業鏈園區,實現了從原材料提純、化合物合成、碲化鎘發電玻璃制備以及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全產業鏈技術自主可控。”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傅干華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內,該公司將利用蕞新技術,謀劃建設一條國內蕞先進的大尺寸碲化鎘發電玻璃產線,設計年產能120萬平方米、200兆瓦。
成立20多年的四川英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致力於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研究,是一家專業的工業電源、充電樁、電化學儲能系統研發及制造企業。
“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於40多個工業細分行業,大部分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過50%,尤其在光伏硅料、硅片行業有很高的設備電源配套市佔率,達到60%以上。”公司副總經理劉世偉介紹,英杰電氣自主研制的射頻電源等多個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依靠成都人才優勢,英杰電氣在成都建立研發中心,與300多家成都原材料供應商(代理商)達成合作關系。“未來將考慮在成都作產能布局。” 劉世偉表示,公司將積極把具有競爭力的電源產品推向海外,助推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產品走向世界。(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周鴻 袁弘 制圖 申娟子)
四川省委常委班子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現場學…
全人、全域、全過程 首屆幼兒園品德啟蒙…
四川省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
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四川綠氫全產業鏈“…
暢行支付不見“外” 九寨邀您來做客
四川3市(州)發布干部任前公示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