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产业路”破解“灌溉难”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办实事解民忧
民生无小事,服务群众有温度。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在双东镇八佛村4组5组之间,新修建的1.4公里硬化路尤为显眼,不少农用车辆来来往往,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但是在以前,这条当地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却是泥泞破烂,坑洼不平,雨天积水难行,晴天尘土飞扬,不仅影响周边村民日常出行,农产品运输也十分不便,一直以来都是当地村民的“心病”。
“原来的小路又窄又不平,一下雨就变成泥水坑,我们去地里干活,路也不好走,车也出不去。”八佛村村民张应琼回忆道。
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双东镇深入八佛村调查走访,倾听村民诉求,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努力补齐农村道路短板,不断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这条道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烦恼,还贯穿了周边近200余亩油菜制种基地,打通了产业发展之路。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该做的,这条道路不仅为当地400多名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当地农产品‘出村’,成了促进村民增收的‘产业路’。”八佛村党委书记张加天说。
“我们刚过来的时候,由于缺水,种植的农作物长势不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四川旌牧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文介绍,2020年4月,该公司在双东镇清泉村2组流转了18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因为缺水,导致公司亏损严重。
2022年11月,双东镇政府在了解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后,随即向上级农业部门申报提灌设施修建。经过测量、评估、选址、修建,该提灌站于202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提灌站投入使用后,清泉村2组的180余亩土地再也不用靠天灌溉,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业主收入,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灌站建成后,土地收成好了很多,农忙时,我们还能到种植基地务工,每天也有近100元的收入。”清泉村2组村民张开银开心地说。
据了解,双东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加强基层治理、完善便民服务等方面,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双东镇将继续保持真抓实干的责任担当,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新方法、新途径,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让服务人民更有力度、更有温度。”双东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尹睿吉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