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质城市公共和社会服务品牌提供标杆四川这3个案例被点赞!
已经阅读并同意《四川发布》用户使用协议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近年来,随着全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加,读书难、托育难、养老难成为了城市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一些城市在提供更好社会服务方面下大功夫、用大力气,不断开创提升公共和社会服务品质的新模式新路径,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养老等机构,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为此,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优秀微观案例、提炼一批好的地方经验,为优质城市公共和社会服务品牌提供标杆。
案例一:南充伟才国际幼儿园创建书香校园,培养优秀殷殷学子
南充伟才国际幼儿园位于南充市嘉陵区,是南充市级示范幼儿园、嘉陵区级示范幼儿园,占地面积11 亩,现有23个教学班,500多名幼儿,96名教职工,设有乐高室、陶艺馆、音乐馆、恒温游泳池等多功能室。自2013年9月开园,秉承“书香伟才 童蒙养正”教育目标,致力于为幼儿营造阳光、自由、幸福的童年。
一是文化涵养师风师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心使命,树立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目标,定期开设师德教育讲座,设定教师心路历程建设表,加强督查考核,健全师德制度。同时,多批次、机制化推荐教师至北京、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优秀幼儿园进行系统培训,邀请国内知名幼儿园开展幼教学术交流,提升老师教学水平、自身素质。
二是丰富多层次教学课程。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成立幼儿教育研究组,鼓励教师运用“听说读画舞演”全方位教育,丰富角色扮演、经典晨读、植物种植、小动物饲养、乐器演奏、中华美德、团队合作、英语外教等多层次课程,打造“浸润式”学习环境。
三是倡导家园携手相向同行。鼓励家长言传身教,学校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推送故事、亲子活动指引等内容,引导家长和幼儿共读、共学、共赏,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环境。实行家长陪餐、不放寒暑假、琐事待劳、成立家长学校、“食堂透明化”监控等制度,完善学校家长携手培养机制。
案例二:达州渠县创新推动“医教养”产业融合发展
达州渠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认真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补齐养老服务业短板,推动医教养融合发展,创新打造“以养老为基本功能、医疗为服务功能、教育为增值功能”的医教养产业园,满足老年人“医教养”服务新需求。
渠县以“产业+项目”“功能+能级”为中心,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通过建设示范引领的医教养产业园,打造集智慧虚拟养老院、老年病专科医院、老年大学、孵化培训中心、老年公寓、共享餐厅于一体的综合体,实现服务效能蕞大化和蕞优化。依托产业园智慧虚拟养老院“蕞强大脑”,联动6个片区医教养综合体、37个乡镇(街道)57个养老机构、112个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15个村级养老互助点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床位,构建起覆盖全域、惠及23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网。
园区运行以来,承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举办养老集市10余场次,服务老年人6500余人次,校企合作培养护理人才258人次,社会各界开展志愿服务3000人次,努力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了老年人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
案例三:德阳经开区第二幼儿园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幼儿园”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二幼)是德阳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重点建设项目。二幼占地面积15亩,设计规模18个教学班,540个学位,总投资近5000万元;现有5个班、140名幼儿,30名教职工,今年9月,办园规模将达到9个班270余名幼儿。开园之初,二幼就确立了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办园品质。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以“汇点滴以润未来”为核心的“汇.润”文化体系。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办园水平。建立包含安全、保教管理、考核、疫情防控、家长工作、卫生保健、食品、学习教研等内容的11大项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
三是加强科学保教,提升保教质量。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因地制宜创设阅读长廊、乐高长廊、垃圾分类活动室、综合艺术功能室、大建构区、种植园地等丰富的活动区域,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形成包含“汇生活”“润文化”“润泽生命”“汇润创造”等四大板块内容的“汇.润”生活教育课程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