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马井镇:土地流转新思路助力脱贫攻坚战
尽管每年都在黄土地里勤勤恳恳的劳作,但是到年底家里的积蓄仍然不见增多,加之花销越来越大,日子过的越来越拮据。2014年,张长永因肢体三级残疾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辛苦一辈子,但是家里仍然很穷。”张长永有些无奈的说。他家里一共9亩地,每年都会种植一些花生、玉米等常规农作物,价格一般,加之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药、耕地等成本都很高,一年的种地收入都难以满足正常生活开销。
2017年,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张长永把家里的几亩土地流转给萧县楚豪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之后,他利用闲散时间在合作社参与务工,这样既能拿到土地流转的钱,在合作社务工还能挣一份工资,张长永开心的说:“土地包出去之后,一点心都不用操了,我们也不用把时间都浪费在土地上了,而且两个人还能在合作社里务工,收入比以前多多啦。”看到张长永尝到土地流转的“甜头”,村里和他情况相似的贫困户也放下心中的担忧,陆续将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
朱庄村的武剑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趁着土地流转这个机会他想着大干一场,尽快摘掉贫困的帽子。想法一提出来,就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愿意一起干。紧接着注册了萧县楚豪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贫困户土地、吸收贫困户小额信贷、吸引贫困户参与务工的方式,合作社的经营如火如荼,张长永、张祖爱、武公仁等一批土地流转的贫困户也全力投入到合作社务工里来。
据武剑介绍,当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想依靠自己的双手走上致富的道路,后来合作社发展良好,帮助他们采购物资、销售农产品,有力的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接下来,合作社将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定期开展特色种植产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来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让他们不出门照样能务工,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