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德阳旌阳:百强进位担起“首善之区”使命
德阳旌阳,这座绵远河畔的千年古城发展迅猛——连续3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再次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成功上榜西部百强区,排名第18位……正朝着“千亿突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行。
2022年,旌阳区以第99名的名次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到2024年的第93名,旌阳不仅打赢了“保卫战”,还在“进位战”中实现了三连升。
从位列99名到93名,这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之变。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全国“百强”竞争之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旌阳,究竟靠什么实现了赶超进位?
“切实担负起中心城区、首善之区使命,全力以赴走出一条‘质’与‘量’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旌阳给出的答案。
位势之升的背后,是旌阳以产业格局、城市能级和干部作风汇聚而成的强劲动能和强力支撑。
从历史深处走来,旌阳,有说不尽的往日故事,又有面向未来的新梦想。
千年前,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东汉大孝子姜诗在这里生长,德孝文化扬名天下。
千年后,他的故乡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带着新的荣光与梦想,扛起主城担当,以百强区进位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如何担负起中心城区、首善之区的使命?
旌阳为德阳建县之始,工业为其优势;翻开德阳40年工业史,主城区旌阳区占据重要一席。
铁水奔流、钢花怒放……旌阳是德阳“三大厂”——东电、东汽、二重的诞生之地,依托三大厂,形成了自己的机械加工、电线电缆、材料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见证了德阳工业从0到1的发展历程。
转型步伐、坚定有力……旌阳还是德阳市工业转型主阵地,直面历史包袱、把握时代脉动,见招拆招、顺势而为,不断探索,近几年,凭借工业转型,屡添新绩。
作为德阳主城区,切实担负起中心城区、首善之区使命,旌阳区提出重点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助力德阳“重返前三”、推动旌阳“百强区”提质升位。
特变电工德缆公司5G数字化布电线车间产品分拣中心
在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5G数字化布电线车间,多台AGV叉车载着原材料和半成品穿梭其间,通过3D视觉检测、自动扫码和自动称重,经机器人分拣、打捆、包膜和码垛后,被送往发货月台……一条条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一批批产品有序下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我们引进高端设备,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4.0技术、5G应用技术,建成行业内先进数字化车间,不仅提高电缆行业数字化水平及产品质量,产能提升122%,还比以前老设备节能30%。”该车间主任姜天友喜笑颜开。
在德阳市建安机械数字化车间内,机器响、少人忙,正加紧赶制的一批精密零部件,工人只需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就可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实时掌握生产线条数字化生产线火力全开,整体产量可提升60%。”建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田野说,经过数字化改造,公司现在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40%。
2024年,旌阳区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特变电工西南输变电智慧产业园开工建设,钰鑫机械、建安机械等5个智改数转项目全面完成。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实现科技转化成果65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工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0.4%、居全市头部。
如今,旌阳区以机械加工、电线电缆为主的传统企业渐进焕新“家底”、乘“数”而上布局新赛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拓展规模能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推动企业发展提速增效,为“千亿目标”夯基垒石。
“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近悦远来”是城市充满活力的显著标志。
担负首善之区建设使命,旌阳始终强化“走在前、开新局”担当,努力打造宜业宜商宜游宜居现代化城区。
2024年国庆假期,德阳文庙火爆出圈。不少网友在抖音上发布文庙傍晚亮灯短视频,亮灯的一瞬间,人们仿佛穿越在唐风汉韵的繁华盛世,古典建筑之美、华彩灯光之美、温暖治愈之美浮现在眼前,视频发出后,迅速冲上热搜,“到德阳、逛文庙”成为外地游客的“必修课”……
在遍地开花的文旅经济集聚区中,缘何德阳文庙得以出圈?
厚重的文化底色是“出圈”制胜的关键。
城市软实力绝不仅限于颜值,更体现在其内在气质上。
“旌阳坚持将城市精神、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城市,用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旌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旌阳区通过深入挖掘德孝文化、三国文化、奋斗文化的内涵,建设多元一体文化宣传研究阵地。制作旌阳区首部文物资源宣传片《鉴古今》,拍摄非遗短剧《薪火旌阳》,上线央视短剧专栏,申报入选央视频“微短剧里看中国”专题,有效提升了旌阳文化知名度……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争春》、春节戏曲晚会在旌阳成功录制,德阳半程马拉松在华强湖圆满完赛,举办艺术旌阳、蓝鲸音乐季等文旅活动120余场次,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16亿元。
让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城区活力也不断迸发,2024年旌阳区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55家,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围绕建设成都消费分中心,加快培育文德湖、天龙等新兴商圈,文庙街区、红光印象、洋洋广场3个项目入选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6亿元,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四川省消费促进先进县。
担负首善之区使命,旌阳一直以中心城区、首善之区使命为己任,提升城市能级。
2024年12月29日,在风景如画的华强沟水库,2024德阳半程马拉松暨“跑遍四川”德阳站如期举行,来自各地的上万名跑友参赛。
选手们矫健的身影在浅丘山林间穿梭,享受着清新空气和自然美景带来的愉悦……这条马拉松赛道不仅展现了主城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静谧风光,也体现了旌阳区融合现代与传统的独特魅力。
跨“门”而入再看“城”之变。旌阳不断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更新 “精耕细作”,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精耕细作”何处着力?旌阳的回答是:在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效能上下功夫。
沿河蜿蜒的生态绿道、花草繁茂的园林美景、焕然一新的钟楼长廊……旌湖两岸,“德阳之窗”六大区域已成为周边市民固定的休闲锻炼场地。
2024年,旌湖两岸总长19公里的城市绿道全线连通,这条蜿蜒的“绿色丝带”串联了城市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生活之乐。
文德湖中央公园全景呈现,长约3.5公里的景观中轴带绘制了一幅美丽精致的公园城市画卷,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备受关注的天府大道北延线旌阳段成功贯通,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线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建成通车,成都“三绕”孝感互通连接线顺利开工、双东互通连接线隧道贯通……诸如此类的项目建设,让成德两地交通更便捷,也让成德同城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同时,旌阳区还加快了城市更新的步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2024年,旌阳区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绵远街等26条城区道路完成绿化改造……这些精细化的“微更新”化成了旌阳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一道道点睛之笔。
当下,旌阳区城区风貌不断刷新扮靓,城市品质不断升级,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气质越发凸显。
展望未来,旌阳这座千年古邑,鼓帆迸发,扛起“首善之责”,全力建设德阳“首善之区”,当好高质量发展标杆,力争在全市率先迈入千亿GDP强区行列。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