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高尔夫球场“复耕令”4年未执行四川展开国土执法调查
7月15日,人民网曝光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万佛村征用基本农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而该球场项目无任何审批手续,所用土地为“以租代征”。早在2010年,面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总队的督查,罗江县政府曾责令开发商退还非法占用的练习场用地,恢复土地耕种。4年过去了,职能部门的责令至今并未得到执行,高尔夫球练习场照开不误、禁而未止。
16日,四川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刘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违规高尔夫球场的问题他们接到举报后,目前已经派人下去调查。对于4年前的督查结果一直未得到执行,刘姓工作人员称“不清楚”。
据人民网报道,罗江县政府曾于2010年4月发文回应称,白马关镇和白马关景区管委会引进四川鸣笙瑞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该镇进行商业开发,协议租用白马关镇广济村6组集体土地146.8亩修建高尔夫练习场和休闲会所,系违法违规行为,已对此进行了处罚,并责令开发商退还非法占用的练习场用地,恢复土地耕种。
“4年过去了,县政府的责令至今并未得到执行。高尔夫球练习场照开不误、禁而未止。政府执法的公信力何在?”人民网称。
16日,澎湃新闻记者拨打笙瑞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对方以“打错”为由拒绝了采访。
违建所在地处白马关镇,该镇统筹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的采访“一问三不知”。其对于高尔夫球场何时开建、有无相关审批手续、为何不执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督查执法等问题,避而不答。
罗江县县委宣传部杨姓工作人员也对澎湃新闻记者的相同提问表示“不知情”。德阳市政府外宣办相关负责人则在接通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后,以“打错”为由挂断。
人民网报道称,涉违建的高尔夫练习场项目无任何审批手续,所用土地为“以租代征”,租期为16年,每年给村民按每亩650斤稻谷补偿,折合人民币585元。知情人透露,地方政府以调低土地年产值来保证补偿倍数合法,以此大幅度降低征地补偿标准。被占耕地的农民,得到的补偿是每亩每年不到600元钱,远远低于当地农民一年的土地收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官也曾向人民网透露,当地农民曾多次到有关部门举报,这个高尔夫球练习场也曾停建过一段时间,但不久后又恢复了施工。
澎湃新闻查阅相关资料,早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就下发了《关于坚决禁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通知,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要求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报道还称,2010年2月,该高尔夫球场曾被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执法总队现场查看、督办过,执法部门指出该用地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在集体土地上修建高尔夫练习场和建筑物,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有关新的政策规定出台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